双11杀出底妆“黑马”Blank Me,国产底妆到底行不行?

空降双11彩妆榜前三,Blank Me什么来头?由国际大牌占领的底妆品类,国货品牌有突围空间吗?

章晓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2021年11月4日

天猫双11第一阶段已经结束,各赛道战况基本稳定。

在竞争激烈的彩妆赛道,完美日记、花西子不再是今年的焦点,整个国货彩妆圈的势头,也完全被国际品牌压制。但看似集体沉默的国货彩妆,依旧有“黑马”杀出。

10月20日预售首日,Blank Me空降天猫彩妆预售榜TOP3,排名直逼国际彩妆巨头雅诗兰黛、兰蔻。尽管随着双11的推进,Blank Me的排位已掉出彩妆前十,但销售成绩依旧在花西子、美宝莲等一众品牌之上。

上线于2019年的Blank Me,在目前的国货彩妆圈多少有点特立独行:首先,Blank Me专攻的底妆,是国货彩妆品牌较少重点布局的品类;其次,Blank Me的价格带高达250-450元,直逼国际大牌,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国产彩妆从未涉足的区间。

一度冲进双11彩妆预售榜前三,敢走高端路线,底妆“黑马”Blank Me什么来头?由国际大牌占领的底妆品类,国货品牌有突围空间吗?

“爆发”前的铺垫:头部主播锁销量,社交平台蓄长尾

Blank Me在预售首日的爆发,主要发生在李佳琦直播间。爆款小黑盒气垫,上架一秒钟就售出将近10万件。而李佳琦在预售前3天的《底妆小课堂》气垫篇中,也对这款气垫做了预告和安利。

图片来源:李佳琦10月17日淘宝直播

Blank Me双11的一鸣惊人,其实历经了近两年的铺垫。尽管品牌在2019下半年就已上线天猫,但它第一次出现在李佳琦直播间是在今年4月28日。在这场直播里,从介绍成分、展示内料到现场试妆,李佳琦足足花了16分钟推荐Blank Me。在李佳琦的描述中,这是一个价格比肩大牌,“质感跟娇兰一样”,但老板不肯让步,优惠谈了两年多都谈不下来的品牌。李佳琦笃定地表示,这个产品“要开始爆炸了”。这场直播,Blank Me一口气卖出10万件。

天猫618,Blank Me再登李佳琦直播间。2万个小黑盒、5万个小银盒,再次被秒杀一空。

尽管越来越多品牌开始警惕头部主播的双面效应,但对于新锐品牌而言,绑定头部主播,依旧是一门不亏的生意。至少从双11的战绩来看,Blank Me确实火了。

除了淘宝,Blank ME也积极抓住抖音电商红利。抖音双11首周(10月15日-10月21日),Blank ME联合“抖音新锐发布”发起“新动颜究所”活动,邀请刘梦、辣目洋子、黎贝卡等明星红人造势,并发布限定礼盒。根据抖音电商官方披露的数据,活动期间,Blank ME店铺新客破10万,GMV破1000万,自播GMV三天破百万,打破品牌店播记录。飞瓜数据显示,Blank Me在抖音双11首周的销售额持续高于完美日记和colorkey,并一度逼近花西子。

据了解,“抖音新锐发布”是抖音电商于2021上半年推出的S级营销IP之一,也是抖音电商首个专门助力新趋势品牌的营销IP,为新锐品牌提供曝光和明星达人联动支持。

与在淘宝平台锁定头部主播的策略不同,Blank Me在抖音的投放以品牌自播和中腰部达人为主。飞瓜数据显示,Blank Me在抖音近8成的销售额都由品牌自播贡献,超6成达人都是粉丝量100万以下的腰部和潜力达人。品牌在抖音的投放效率也相当出彩,飞瓜数据显示,Blank Me的投放效率是花西子的超2倍,完美日记的超6倍。

Blank Me“多条腿走路”的布局也包括B站和小红书。以B站为例,相较于完美日记、花西子等头部国货彩妆品牌,Blank Me在合作UP主数量、品牌播放量方面的表现都只能算“小打小闹”。但品牌入驻、带货变现,已是B站有意布局的领域。今年9月底,B站在会员购四周年庆典“本命好物节”期间,首次尝试了较大规模的直播带货。守着2.37亿月活、2100万月付费用户的B站,未来未尝不会成为直播带货的又一大基地,Blank Me此举可被视作对未来的提前布局。

除了品效更为统一的直播带货和社交电商,Blank Me也注重品牌形象的构建。去年11月,Blank Me联合雪梨、杨笠等“争议”红人发布以“让世界看我脸色”为主题的品牌态度宣传片,今年5月又推出围绕“叛逆”女性的“当她面对选择”主题系列短片。Blank Me在选择营销主题和合作红人方面都颇为大胆,意在迎合新时代女性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态度,进而更好地与新锐白领、都市中产女性等目标消费者进行沟通。

在营销节奏上,Blank Me重点关注冬、夏两大对底妆产品考验较大的季节,针对不同季节的底妆需求来强化产品卖点。例如在今夏“定格夏日生命力”的品牌campaign中,Blank Me就通过一系列夏日妆容打造来传达产品控油、水光妆效的卖点。

上:“让世界看我脸色”品牌态度宣传片;

下:夏日主题微电影《定格》

Blank Me对品牌形象的重视,与创始人背景有一定关联。CBNData消费站从相关内部人士处了解到,Blank Me创始人之一Vincent出身于魅力惠创始团队。其在时尚奢品行业的从业经验,被熟练地复用到Blank Me的品牌建构上。而据天眼查信息,品牌另一位创始人Brain曾是李佳琦背后公司美腕的董事,在打通营销链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结来看,对头部直播间的“矜持”布局,在各大社交媒体长期而温和的投入,以及持续的品牌形象输出,是促成Blank Me在这个双11爆发的三大要素。而这种“先品牌后销量”的打法,在国产彩妆中其实有一定差异性。

前有红地球,后有Blank Me,国产底妆真的能行吗?

近年来,国产彩妆攻势凶猛。但绝大多数品牌专攻的品类多为眼、唇彩妆,对底妆品类涉足较少。国货彩妆品牌布局底妆也鲜有成绩惊艳的案例。双11期间,colorkey首发底妆新品黑魔方粉底液,还专门联合李佳琦发布了一支宣传片,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CBNData消费站基于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测算发现,这款新品为colorkey双11预售额的贡献还不到2%。完美日记、花子西的底妆产品销量,在品牌所有SKU中的排名也都不靠前。

底妆赛道一直由国际大牌强势占领。以今年天猫双11为例,位列彩妆榜首的雅诗兰黛,其DW粉底液和沁水粉底液两款单品,以绝对优势占据粉底类目预售额前两个席位,并贡献了品牌超9成的彩妆销售额。尽管Blank Me此番以“黑马”之势杀进第三,但前后都是国际大牌的夹击。

相较于眼、唇彩妆,底妆产品对技术和生产线的要求都更高,消费者端的需求也更多元:既要适合千人千面的肤色肤质,又有服帖、持妆、抗氧化暗沉、不假白等妆效要求,还得应对不同气候、场景的考验。底妆产品的口碑也极易两极分化,即使是销量最好的大牌底妆,也能看到无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评论。

在消费者层面,如果初次尝试某款底妆产品以失败告终,基本意味着整个品牌都将被放弃。这也是为什么Blank Me在首次触达新用户时显得非常小心翼翼:消费者购买正装产品后,Blank ME会附送一份试色卡,消费者试用后如果觉得色号不合适,可享受正装7天换色服务。

图片来源:Blank Me天猫海外旗舰店

在Blank Me之前,瞄准底妆的国货品牌还有红地球,其爆款养肤粉底液几乎也是由李佳琦一手推爆的产品。这两个品牌倒还有一个相似之处:都有进口品牌的气质。红地球最初确实是澳洲品牌,不过该品牌早在90年代就被林青霞老公邢李原的思捷环球收购,目前已由国内公司独立运营,是货真价实的国货品牌。Blank Me则定位韩系彩妆,甚至在天猫国际开设旗舰店,但背后主体其实是一家上海公司。在底妆品类由国际大牌全面主导的局面下,给品牌贴上“进口”的标签是一个讨巧的设定,有助于提升品牌调性,拉高品牌定价。

不过,标榜“进口”更大的意义在于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在于彰显品牌的专业性,这是Blank Me和红地球都在做的事情。Blank Me打出的品牌理念是“源自上海,全球制造”,公司与日、韩头部ODM研发生产机构的海外总部直接对接研发。Blank Me创始人Brain是美妆投资人出身,熟悉美妆行业从供应链、平台到品牌的各品类、各环节,这对于Blank Me的供应链搭建是先天优势。在Blank Me的招聘信息中,供应链采购、运营等相关岗位的需求也较为突出。红地球在粉底液的产品宣传中也一直强调“日本工艺”。粉底液“产自日本”,意味着更细腻的粉质,更贴合亚洲人肤质。

在底妆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各有长处与短板,气垫看韩国、粉底看日本几乎已是业内外共识。部分严格的消费者,甚至对底妆产品的产地有明确要求。例如雅诗兰黛的粉底液就有欧版、亚版、美版之分,不同版本在色号、质感方面略有差异,而正是这些微的差异,被小部分消费者奉为判定“好用”与“难用”的根本性标准。

在彩妆圈,底妆是品牌们最难啃下的一块生意,毕竟,这是一个光靠营销无法生存的品类,产品的品质及适配性始终是核心。但底妆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品牌不懈入局,因为这是眼下增速最快的美妆细分市场之一。尤其在中国,这更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如果以日本成熟的美妆市场结构为测算依据,中国底妆潜在市场规模达到护肤品的1/3,在未来5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随着中国消费者化妆习惯的不断成熟,他们对底妆的需求也将更有针对性。占据底妆市场主流的外资品牌,或将逐渐暴露产品细节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短板。而更懂和中国消费者沟通的国货品牌,将迎来突围的机会。更何况,相较于眼唇彩妆,底妆是彩妆领域为数不多能形成用户忠诚和高复购的细分品类。是值得国货品牌花力气布局的领域。

回到风头正盛的国货底妆品牌身上,红地球在历经两年的爆火之后,如今成绩渐趋平淡。眼下爆红的Blank Me,究竟是真有实力,还是尚且踩在流量红利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国货底妆的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章晓莎

编辑:熊乙,钟睿

+16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