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做游戏的电商,不是好电商。
黄峥“退休”的股东信里,仍不忘强化拼多多的标签:Costco+迪士尼。他说,多实惠+多乐趣的化学反应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1+1>2的巨大力量。
我们乐于看到便宜、性价比的价值,这当然是开掘下沉市场的第一要义。但另一方面,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主的众多购物平台正以实践证明,乐趣在其中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
打开淘宝特价版、京喜、拼多多的页面,你会发现,在秒杀、特卖等优惠入口之外,发财鸭、红包牛、工厂、农场等小游戏已经列队成为一个矩阵,试图在“购物”场之外搭建起一个“玩”的场,涵盖各种兴趣点的用户。无疑,小游戏已经为下沉电商囊中必备的武器。
这些武器中,最成功的尚属“免费领水果”。「电商在线」曾经在《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的新战场:水果农场》一文中分析过,水果作为一个非标品,满足高频、刚需、易耗等特点,同时又有去品牌化的特点,因此最合适成为电商游戏的奖励。
但在“水果农场”之外,当电商小游戏以一个矩阵的面目出现,它们的目标也变得多元。用户或为乐趣而来,或冲着那看起来唾手可得的羊毛。当羊毛与乐趣兼得,化学反应就开始产生。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当用户达到天花板,个体在平台上的消费深度和黏性就成了电商大厂们转向追求的目标。
对平台而言,收益高于成本,小游戏便能成为一个长期可为的事情。只是如何规划、设计,如何让小游戏匹配电商平台,仍然需要不断摸索。
那些沉迷在电商小游戏里的人
两个一级鸭子合成一个二级鸭,两个二级鸭合成一个三级鸭……每升一级,账户里多几毛钱,到达一定级数可以提现。
这是淘宝特价版的“发财鸭”小游戏,同样镜像版的在拼多多平台上叫“红包牛牛”。说不上谁先上线的这个小游戏,但这个合并再合并的套路是否有点眼熟?
没错,就是2021年开年大火的合成大西瓜。有人自嘲,没想到躲过了大西瓜的轰炸,没战胜自己在购物时的“手贱”。
同样在三家主打下沉市场的电商APP(淘特、拼多多、惊喜),上线的游戏还有工厂类游戏——做任务领电力,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免费生产出一个物品,或者建工厂、收金币,最后用赚得的财富免费兑换商品。
沉迷电商小游戏的人有很多的微妙心理。
有的是拖延症发作,为了逃避更重要的事情,而在常用APP间跳转,只为寻求那即时的满足。
喜欢玩游戏的人,大多数讨厌独自行动,而电商小游戏尤其鼓励亲朋互助、好友成群,于是各类互助群、互点群层出不穷。
「电商在线」记者进入淘宝特价版的两个互助群,人数接近500人的社区里,活跃时间从凌晨4点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点,中间只有短短两个小时没有声息。
在这些群里,沉迷的人们分享哪个游戏升级更快,哪个游戏提现、兑换优惠最实在;也有人表示懊恼,“我入坑一个多星期,拿了三四十件快递,该脱坑了。”下面有人接上,本来为了省钱,现在花得更多了。
这是平台并不讳言的目的,用趣味占领用户时长,用优惠兑换更多订单。
电商平台如何成为小游戏公司?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俘获用户不容易,实现收益大于成本也不简单。
实现游戏的趣味体验本身是一个微妙的事情。天猫双11过去的两次尝试是两个极端,盖楼游戏被网友诟病,叠猫猫出圈,日活一度超过王者荣耀。
淘宝特价版小游戏的负责人东雨觉得骄傲的是,他们年前上线的一款工厂建造游戏首先让老板本人沉迷。据称,目前在这个名为“创业赚大钱”的游戏里,排名第一的就是1688和淘宝特价版的负责人汪海。
东雨形容这种微妙为“对用户感知的敏锐”,“你同样一个游戏规则,同样的设定,不同团队做出来差别非常大。”
为了找到最适合根植电商平台的小游戏,他们团队成员会试玩市面上所有热门的、冷门的游戏,以此寻找灵感。
一些小游戏的原型永远不会过时,比如合成、建造、消除,对应的比如合成大西瓜、2048,俄罗斯方块、消消乐以及模拟城市,又比如简单竞技类的斗地主。
但一款成熟的休闲小游戏如何与电商平台结合是另一个重要的命题。东雨提到,对电商小游戏来说,趣味和权益,或者称为趣味与羊毛需要有一个平衡。
他解释,纯粹趣味性的小游戏能够让一部分人沉迷,但它很难做到一个更大规模的覆盖。换句话说,如果只是为了玩斗地主、消消乐,没有必要来拼多多或者淘宝特价版。
羊毛是电商小游戏必须有的权益,比如现金、水果或者其他小商品,多多果园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平台想要兑换的东西也是明确的,拉新数量、访问频次以及订单转化。每个小游戏都包含了这三类任务,但不同的游戏侧重也有所不同。
以淘宝特价版为例,1分钱赢好礼就是简单粗暴地用商品兑换新用户, 125元的早餐机兑换4个新用户,328元的空气炸锅兑换9个新用户,按照平台采购的成本价换算下来,一个用户拉新成本在30元以下,远低于市场价格。
访问频次和订单转化则依赖于游戏与商品互相反哺。
东雨告诉「电商在线」,发财鸭和创业赚大钱的小游戏任务里,那些用户浏览的商品并不是商家付费的流量入口,相反,是他们经过精心挑选的商品,“我们会跟行业的同学合作,把那些质量、服务、性价比等综合因素最好的商品放在这个池子里。”
他认为,对平台而言,商品销售不是小游戏的单一目的,商品本身也在反哺游戏,“一次不买,两次三次,就像逛街一样,只要你的货品足够好,而且是用户想要的东西,那他们到最后从游戏里产生购买行为的几率就会很大。”
这些小游戏也需要给用户提供纯粹薅羊毛的空间,浇水免费领水果,叠鸭子提现以及完成任务工厂生产免费物品都算。
电商平台需要核算这些成本,在不同的阶段,投入的力度并不一样。
初期,为了拉新、促进日活,任务的设置相对简单,随着玩家规模的扩大,完成难度则必须人为控制。这也是很多人感觉水果越来越难种的原因。
东雨介绍,对电商平台而言,既要用游戏和其他激励机制吸引用户,但也必须控制成本——行业普遍引入的一个机制就叫做“限时”。也就是,一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就一切清零。
不过这种限时、不断延后小数点位数的套路,也在用户体验上带来了一些不好的感受,平台必须用另一些技巧,平衡这些利弊才能不被用户舍弃,“我们为了让用户感受套路没有那么深,我会直接告诉你说如果你想要完成的话,你需要在这里面买个500块钱,或者这个周期如果没有完成,我们会考虑说你在下一个周期来的时候,我直接给你降低难度。”
以往,电商平台的小游戏归属于营销团队或者用户增长团队,但随着小游戏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关键,更专业的人开始介入,天猫双11的叠猫猫、淘宝特价版的小游戏,已经有了更多游戏背景的人进入,东雨介绍,他负责的小游戏团队,包括设计、产品、技术,总共已经有了10多个人的规模。
万般生意,皆可小游戏
休闲小游戏最开始与社交绑定的。
QQ空间的偷菜、人人网的开心农场,及至后来微信群里被刷屏的成语接龙、猜字谜、你画我猜等等,小游戏是互联网世界人与人快速深度连接的一个入口。这也是每到周末、春节,小游戏总会迎来爆发增长的原因。
小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技术壁垒很低,但运营成分很高,这也是市面上小游戏如同草原一样此起彼伏、生生不息的原因,因为只要有创意,甚至只要会模仿,小游戏就有一次爆火的机会。
但也正因为如此,小游戏本身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卖流量。所以,我们总能看到小游戏里挂满了狗皮广告。
而到现在,有行业内人士认为,小游戏的本质其实是跳板,是为了把用户导向大游戏或者电商平台。
小游戏的流量属性在其他生意里也可以体现。根据《一本财经》的报道,去年受疫情影响,银行业务线上化成为当务之急,而小游戏就是他们激活用户、拉新用户最重要的手段。
一家创意广告公司就在这种需求下,被迫转型为小游戏公司,“签下来100家银行”,“一个月纯利润上百万。”
H5、小程序、平台入口,用户对小游戏的认知也在经历新一轮的自我教育。而对应到电商平台,很多人从一开始玩游戏是为了薅羊毛,到后来变成了把电商小游戏当作杀时间的主要阵地。
对越来越多的生意来说,小游戏都成了一个万能的武器。而对电商平台而言,小游戏正和其他内容一起成为黏住用户锁住流量的关键。
本文注转载自电商在线(ID:dianshangmj),已获授权,版权归电商在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