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发展进入高端化争夺。
30年间,当初一颗小小的汤圆,已经发展为近500亿的巨大产业,成为中国速冻食品的代表产品,浓缩着中国速冻食品产业发展的历程。
30而立,30而“丽”。速冻汤圆,越来越丰富多彩。
值此元宵佳节之际,冷食君带大家盘一盘,速冻汤圆走过的这30年。
不久前,三全推出了30周年纪念版汤圆,引发业内诸多人士的感慨:转眼间速冻汤圆已经诞生30年了,这意味着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也走过30年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速冻汤圆之父、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开创者,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亲自出镜,拍摄广告片,为产品代言。
一句话,将人们的思绪拉回上世纪90年代,第一颗速冻汤圆诞生的场景。
当时,陈泽民仍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为给两个儿子攒下娶媳妇的钱,他和爱人创办三全冷饮部,专营软冰淇淋。冰淇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到冬天,工人就没事干了。为留住工人,陈泽民想再做点其他业务。
早些年,他在四川工作时学会了做汤圆的手艺,平时做点给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喜欢。他见过东北人把吃不完的水饺放在室外冷冻,就萌生了做“速冻汤圆”的念头。
创新之路不易。他刚开始做汤圆时,把馅料填进外皮后再冷冻,汤圆外皮总是开裂,馅心也冻不结实。
后来,他借鉴夹心冰淇淋的做法,先把馅心冻实,再包上皮二次冷冻,终于成功做出冷冻汤圆。陈泽民称这种方法为“二次速冻”。
这一技术让汤圆真正从常温走向速冻,速冻汤圆行业由此诞生。
当时恰逢一部名为《凌汤圆》的电视剧热播,陈泽民敏锐地嗅到商机,给研发的汤圆起了名字,并第一时间注册“凌”“三全凌”“三全”等多个商标。
产品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卖出去。
当时,陈泽民每天下午5点下班后,骑着三轮车,带着灶具和锅碗瓢盆,沿街串巷做试吃,给副食品店推销汤圆。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很多店铺刚开始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留下两件“卖卖看”,没想到销售情况非常好。
“基本上只要上门送过一次货,下次肯定是买家主动上门要货。”陈泽民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为推广三全汤圆,陈泽民还远赴兰州,参加展销会,同样大获成功。
后来,三全又在央视投放广告,“三全凌汤圆 味美香甜甜”的广告语风靡大江南北。
三全的汤圆卖得红红火火,郑州大大小小的工厂都开始上马速冻汤圆。其中,就有与三全食品仅一路之隔的思念食品。
思念食品创始人李伟,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曾做过公务员、记者等,后来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做生意,就“软磨硬泡”拿到了和路雪在郑州的代理权,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在做冷饮时,李伟遇到了和陈泽民同样的问题——季节性明显。看到三全的汤圆卖得好,他就建了工厂,即思念食品。
李伟在汤圆生产上有自己的想法:“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做不了第一,企业得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他们发现,当时市场上的主流汤圆都是30克的大汤圆,生产小汤圆的企业很少,但是市场接受度很高。思念当即决定,“以小打大”,生产10克的小汤圆玉珍珠。
小汤圆玉珍珠一经上市迅速走红,即使在销售淡季也出现断货现象。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1998年,思念食品引入了日产40吨的生产线。而据有关统计,1998年,思念汤圆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思念玉珍珠,也成为汤圆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以小搏大”案例之一。思念食品更是凭借这款产品在速冻汤圆行业站稳脚跟,正式拥有了与三全食品“一战”的实力。速冻食品双雄由此诞生,并开始暗自较劲。
从1991年速冻汤圆诞生到2007年,应该算是行业野蛮发展的阶段。在生产企业众多,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汤圆消费市场开始疲软,如何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成为很多企业思考的问题。
这次思念走在了三全前面。
2007年,思念食品把高端产品做了一个集合,推出玉汤圆系列,不仅优化了口味,还将产品克重从10克调整到20克,介于大小汤圆之间。
三全食品随后推出润汤圆。当时,恰逢奥运会前后,所以润汤圆也很有时代色彩,全名为“三全状元润汤圆”。
思念玉汤圆和三全润汤圆,为汤圆行业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从价格转向品质——产品用料更加优质,包装也更加精美。速冻汤圆行业从此进入“高端时代”。
水果汤圆的诞生,则让行业实现了质变。
2010年,三全果然爱水果汤圆横空出世,汤圆行业跨入“水果时代”。
果然爱以水果入馅,更营养健康,撕掉了传统汤圆“高油 高糖 不健康”的标签,更符合年轻消费者口味。更重要的是,它首次赋予汤圆甜品的属性。
从主食到休闲甜品,汤圆更加时尚,附加值更高,且节令性的特点被弱化,日常化消费成为可能。
这种定位的转变具有划时代意义,也对汤圆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水果汤圆之后,不论是湾仔码头水晶汤圆、思念花仙子汤圆,还是三全炫彩小汤圆,在定位上都带有甜品标签,继续促进汤圆甜品化发展。
三全果然爱甫一上市,迅速在全行业引起“水果风暴”。思念、科迪、冰宇等大大小小企业,都纷纷推出水果汤圆。这让疲软的汤圆市场,重新焕发生机,容量再次扩大。
水果汤圆在馅料方面进行创新,水晶汤圆则在外皮上进行“革命”。
2013年11月,湾仔码头以藕粉入皮,推出水晶汤圆,透过外皮就能看到红色、黑色、黄色的馅料。继思念玉汤圆采用彩色花纹外皮之后,这次汤圆颜值再升级。
2014年,三全食品也推出水晶汤圆,并在包装上大胆启用红唇形象,视觉冲击力十足。
从最终的市场反馈来说,水晶汤圆并不算一个成功的“商品”,但是企业在汤圆外皮方面的创新精神仍然值得肯定。
当湾仔码头和三全在汤圆外皮创新时,思念选择从馅料突破。
2014年,思念重磅推出花仙子汤圆,将玫瑰花、菊花、桂花等可食用花包在馅料中,让汤圆不仅好吃,还“浪漫”。
鲜花元素的加入,让汤圆在甜品化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如果说思念花仙子汤圆在“浪漫”属性上达到巅峰,那么三全炫彩小汤圆则兼具好吃、好看、好玩,并晋升为网红。
2015年10月,三全推出炫彩小汤圆,外皮由七种颜色的天然新鲜果蔬调制而成;克重上仅有5克,馅料含量却高达25%。
除了“炫丽”的色彩外,这款产品最让人惊喜的是,首次采用螺旋状托盒,七彩的小汤圆,依次陈列在类似祖玛游戏的托盘上,与消费者增加了互动!
由此开始,评判一款汤圆好不好的标准,不仅仅是“好不好吃”、“好不好看”,还增加了一项“好不好玩”。
从中尝到甜头的三全,2019年9月再次创新。在炫彩小汤圆的基础上,引入甜品店经典食材“芋圆”,同时在行业内首推创新异形卡通芋圆,将汤圆和芋圆组成跨界CP,向甜品方向迈了一大步。
2018年,山东迪雀、河南福润等多家中小企业加入,之后,三全、思念、千味央厨等大企业开始跟进。大黄米汤圆成为继水果汤圆之后,又一个行业超级大单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食尚”由中小企业引领,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后大企业才加入。相应的,大黄米汤圆的销售渠道也有新突破。
它最早由微商热卖,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生产,逐渐进入传统商超等线下渠道,可以说是一款“草根逆袭”产品。
当前,在社区团购等新渠道,大黄米汤圆依然畅销,热度不减……
后记
30年很短,弹指一挥间。30年也很长,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汗水。
速冻汤圆一直在变:
汤圆外衣从单一的白色到彩色花纹,再到现在的炫彩多样,颜值越来越高:
汤圆内涵从仅有黑芝麻、花生坚果,到现在的黑芝麻、水果、鲜花、大黄米等口味日趋多样,内涵越来越丰富;
汤圆包装从早期的透明塑料袋,到后来的精装带托盒,再到现在的纸盒装,包装日益精美;
汤圆渠道从早期的沿街推销到后来的商超渠道热销,现在全渠道售卖……
速冻汤圆也一直没变,始终寄托着人们对于合家团圆,幸福美好的期盼。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过去30年,速冻汤圆创造了辉煌,未来也将继续创造辉煌!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