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元,看不起付费短剧

短剧价格怎么还没被“打下来”?

孟会缘锌刻度2024年3月13日
随着“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的话题冲上热搜,再度将短剧行业的暴利展露人前。此前就有行业人士透露,拍完一部微短剧的成本只需10万~50万元,而一旦该剧成为爆款却可以收获上千万甚至过亿的充值票房。

但站在观众的视角,看完一部付费短剧到底要花多少钱?以一部100集的短剧为例,每集时长在1~2分钟内,前10~15集免费,之后的剧集则会按照0.8~1元的价格收费,那么至少需要68元。但一部时间相当的电影,平均价格也不过三四十元。

比电影还贵的短剧,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付费观看?用宁静的话来说就是,“真的很上头”,短剧狗血剧情自带的吸引力,连专业的影视演员都抗拒不了。

根据美兰德数据显示,70%的网络短剧用户群体是中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的人群。高收入群体占比30%,这一部分群体部分拥有家庭,事业稳定,对于付费观看并不排斥(注:这里的中低收入是指月收入在5000~15000元的用户)。

而锌刻度在接触了几位短剧爱好者后,发现了短剧“造福神话”背后真正的“财富密码”。

看短剧到底有多贵?

“你懂什么叫‘双厨狂喜’吗?”在第一次刷到《我在八零当后妈》这部短剧的推广视频时,资深网文读者芮琳心里突然冒出了这句话,“那些曾经只能靠自己的像想象力去填补和描绘的网文主角们,终于可以第一时间拥有自己的真人形象了!”

但芮琳很快发现,想要感受到“小说还在连载、短剧同步更新”的快乐,自己的钱包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当第十集播放结束,小程序自动跳转到付费页面,芮琳换算了一下,想看完需要付费的剩下78集,至少得花99.9元。

不同的套餐价格

芮琳不禁吐槽:“关键这个是套餐价,相当于买一定量的虚拟币,兑换完78集的播放权还会剩下一部分,万一这个平台的其他资源没有我想看的了,这部分虚拟币又没法退换,那这钱不就浪费了吗?”

随着短剧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的曝光量激增,宝妈秦依也留意到其高昂的付费价格,“本来最开始刷到也只是想当个消遣来看的,没想到上头是真上头,‘伤钱’也是真‘伤钱’。”

因为平时都要带娃做家务,秦依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刷短视频放松,相比平均时长达三四十分钟的电视剧,短剧节奏快、爽点密的特点充分契合了她的需求,“我到现在都不确定,看完一部短剧怎么就花出去一百多块钱。”

由于第一次付费的时候没有对比平台给出的各个付费选项,并借此预估看完整部剧集到底需要多少钱,如今再次回想自己那时候的感受,秦依的反应依然是“懵圈”,“正看到高潮部分它就进入付费页面了,我付费的这个小程序没有留言功能,所以没有剧透做参考,我就抓心挠肝想看后续情节,没忍住充值了第一个选项19.9元,但还没过多久就看没了,只能再充一个19.9元,就这么一个接一个,关键当时真的很上头,也没研究一下怎么付费最划算,现在真是后悔死了。”

锌刻度发现,在网络上抱怨短剧太贵的声量不小:

“一部短剧一两个小时,一部电影也是一两个小时,但是一部短剧看下来要花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电影有时候还搞9.9元的活动呢,这短剧可比电影贵多了。”

“短剧节奏快,而且情节设计、演员演技、道具场景都不怎么精细,整体就质量来说是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短剧,但从价格来看却是短剧卖得最贵,价格和质量明显是不匹配的。”

“我还记得刚刷完入坑短剧《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那一阵,上头到去搜别人的推荐片单挨个来看,按照我每天2部剧(有加速播放或跳过部分可以预见的情节)的速度,平均一部几十、上百元的价格,一个月保守算都要五六千元了,这得月入过万才消费得起吧?”

甚至于,在相关投诉平台上,关于短剧付费的“坑”也不少。

锌刻度看到,在黑猫投诉上,有网友这样写道:“广告写9.9元解锁本剧全集,结果我充完看一半又不能看,还要我充值,而客服回复我的是更可笑,说我充值的是按集付费的。”另一位消费者则投诉表示,“看到几个选项39解锁全集,49元30天会员,过了两天就说我会员过期。”

从以上种种不难看出,新型“快消品”短剧因其越发尖锐的付费问题,正在劝退相当一部分潜在消费者。

付费太“坑”,免费资源成为“平替”

“原本我以为贵不是短剧的缺点,而是我的缺点,但当我了解到怎么去找免费资源过后,才知道什么叫做‘真香’。”作为新晋短剧爱好者,月薪5000左右的办公室文员琪琪当然舍不得斥巨资付费看短剧,“想不花钱,只需要一点小小的技巧。”

琪琪入坑短剧也是因为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某部剧的推广,但她很快关注到此类推广视频底下最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东拼一集西凑一集,在短视频平台上,早晚我都能跟捡破烂一样把全集看完。”

确实如此,在短剧最主要的推广渠道,即头部短视频平台上,并不缺乏网友发布的免费资源,甚至有些发放资源的博主,还会贴心的将原本一集一集的短剧,直接拼接成一条长视频进行推放,而其留言区则满含着如“您配享太庙”“大善人呐”“这是我不用捡破烂也能看完的一部剧”这样的感激之语。

“现在也有像红果短剧、河马剧场这些免费平台可以看了,像刷短视频一样挨着刷去筛选剧集,总有一部剧适合你。”琪琪告诉锌刻度,她之前也尝试过根据网友的推荐片单精准观看好剧,但也不是所有热门剧都能找到免费的,“如果搜索短视频和免费平台都没有,想不花钱那就只有先忍一忍了,等着它们‘上新’吧。只要不馋新剧,总能等到免费的。”

“你要知道只有消费者的切实需求才是真的商机所在。”秦依不像琪琪这么被动,自从觉得自己白花了冤枉钱过后,她就开始在主流购物平台上搜索购买自己想看的短剧资源,“几块钱的短剧资源随手一搜就能得到,比起一百多一部剧,我觉得这种价格才合理。”

锌刻度留意到,主流电商平台的几块钱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网盘资源的形式,可选择购买单部剧集,价格稍高一点的还会给出热门短视频实时更新的福利;另一种则是以播放器的形式,不论是手机端还是电视端均有独立软件,并承诺“持续更新、每日上新”。

其实就锌刻度接触到的这些短剧爱好者来说,起初大都并不排斥为此付费,但短剧高昂的付费价格,以及付费时可能踩到的“坑”,确实也让不少人怒称其“吃相难看”。

“现在短剧的播放渠道很混乱,最常见的就是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种短剧小程序,一般从推广视频点进去就是了。”因为一部《玫瑰冠冕》而爱上“羊驼CP”的山月,自觉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言权,“王格格和申浩男这对组合合作了十几部剧,你很难在同一个渠道补齐所有正版。就比如《救命,申总你的脑袋坏掉了》这部剧,可以搜到的付费小程序就有摩天轮剧场、香果追剧,但是这两个平台的付费标准也不一样。”

“所以我现在悟了,直接选择免费资源,想为我的CP打CALL就去他们的直播间刷礼物,这不比买高价短剧来得妙?”山月如此说道。

价格能被“周星驰们”打下来吗?

上线24小时用户充值金额破1200万的《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三个月内流水破3亿的《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上线八天便宣布消耗(充值)过亿的《无双》、上线24小时充值破2200万元的《腾龙》……尽管短剧领域出现了数个“造福神话”,但风口之处早已泥沙俱下。

北京某公司影视制作人员刘青青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曾提及,“一部微短剧的投入成本一般只需10万~50万元,顺利的话两个星期就能拍完上线。比如九州文化和点众科技等短剧公司,每月能上线的微短剧高达几十部。”

制作成本低、回款周期短的短剧,几十、上百元的高价去看到底值不值,相信不少观众自己心中有数。

一方面,大部分短剧内容同质化、情节偏离基本逻辑(频繁设置矛盾冲突会让剧情的发展逻辑混乱),仅靠一些爆点情节冲突吸引用户充值观看,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因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巴胺”需求而受到青睐,但长远来看,作为“快消品”的短剧本身也应该具有积极正向的价值输出,不然终将失去发展土壤。

另一方面,江苏消保委也针对短剧收费乱象给出提醒:以0.9元解锁一集、9.9元解锁本剧全集等低价噱头吸引目标用户,而消费者实际观看成本可能达到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小程序的付款页面会穿插着福利充值广告,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或是类似于会员协议等内容,且付款页面不可截图,有的充值界面还会默认勾选“自动续费”字样,尤其是老年消费者用户,在不熟悉操作的情况下便在眼花缭乱中糊里糊涂续了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很难得到保证。

即使是同一部短剧,在不同渠道的购买价格也不相同

如果说此前相关部门和播出平台发布的强监管条例,是给狂奔中的短剧产业按下减速键,那么各方人士下场,则是在为短剧告别“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做铺垫。

播放平台早就开始加码开发精品短剧,如在今年1月,抖音发布了精品微短剧“辰星计划”,提出了联合出品、联合运营两大合作模式——前者是抖音以现金投资的方式与制作方联合出品,提供选题立意、剧本创作、内容制作、账号运营的全流程支持,并予以最高500万元现金和1亿流量扶持的方案;后一种模式,是由创作者和机构负责微短剧开发制作,抖音提供最高5000万流量扶持和运营支持。

游戏传媒影业、大基金、大能源企业也纷纷下海做工业短剧,如完美世界组建了专门的微短剧团队,华策影视完成了六个短剧项目拍摄,遥望网络入局小程序短剧平台,海看股份的短剧已经进入投流起步阶段。

不久前,周星驰与短视频平台联合开发运营“九五二七剧场”的消息,为走向短剧精品化发展道路再添一把火。

或许,芮琳、琪琪等短剧爱好者也可以期待一下,短剧价格被“打下来”的那一天,可以看到真正质量双全的短剧作品。

 

本文转载自锌刻度(ID:znkedu),已获授权,版权归锌刻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