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不差钱的金主还会请专门的文手,为自己的纸片人写一本短篇小说。
昨天上午,#13 岁少女花 70 万约稿#的话题直接冲上微博热搜榜前四,连画手的名字都一并上榜。
事情的起因是,这个 13 岁的女孩假扮成年留学生,陆续花了 70w 向画手们购买“人设”,家长发现后,要求画手退款,不退就报警。
这瓜吃得我越来越迷惑:
怎么满屏都是我看不懂的黑话?“设圈”是什么?
什么?花几万块钱买一张电子画,竟然是这个圈子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圈子,我设法联系上了一位设圈画手@木子森森森 MORI(下文简称木子),并对她进行了采访。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没想到这个「设圈」居然这么野……
70w 买画,人设圈到底是啥?
「设圈」是「人设圈」的简称。这个“人设”,可不是明星的人设,而是「纸片人」……
1)“人设圈”,到底是什么?
人设一词最早来自日本,意为“人物设定”:
人设一般来说都是由每个人喜欢的元素构成的形象,或者根据现实中自己的形象加工而成。
而人设圈,就是玩“人设”的,简单来说就是「养纸片人」。
你可以列出自己想要的人物设计元素——包括性格、身材和背景等,然后找人帮你画出图来。
你还可以和朋友们分享你的纸片人,甚至为这些纸片人找另一半。
这种感觉就像以前在 QQ 上养宠物企鹅一样,我们会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小企鹅,还可以给小企鹅们买衣服……
唯一不同的是,这个宠物企鹅形象的固定的,而在人设圈里,你可以自由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纸片人。
很多人甚至不仅仅把纸片人当宠物,而是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构思未来的生活,给他们找很多“玩伴”,因此这些纸片人也叫“设子”——人设孩子。
根据画手的水平和名气不同,“设子”的身价也各不相同。
那些“神仙设子”(相貌绝美并且人设十分吸引人),比如知更鸟、电竞少女和草莓圣女,一张主图就几万块。
2)人设圈黑话
想要了解人设圈,第一道门槛就是要掌握人设圈黑话。
比如说称呼方面的一些黑话:
“金主”,是指人设的买家;
“太太”,是指画手;
“人设”,是指买家 YY 出来的人物形象;
“设子”,是指画手根据买家描述,创作完成后的人设;
“服设”,是指纸片人的不同造型图。
再比如圈内的一些操作黑话:
“共养”是指好多人拼单让画手画人设,他们在一个群里,同时拥有这个设子;
“巨人车”,是指很多人拼单,一般人数超过十人,最多甚至上百人;
“冲你”,是指号召一群人在你发声过的渠道骂你。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别说是让毫不了解的门外汉头大,就是对于刚入人设圈的初级者来说也要下一番功夫。
3)人设圈是怎么运作的?
人设的本质就是纸片人,人设圈的模式和 4399 的养成类游戏非常类似。
① 确定人设
要养纸片人,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你要养谁,也就是确定一个人设。
人设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买家自己构思这个纸片人的性格和外貌特征,然后请画手创作人设图。
有的不差钱的金主还会请专门的文手,为自己的纸片人写一本短篇小说,小说里包含了这个纸片人的家世学历和姻亲故。
在进行纸片人形象创作的时候,画手要把人设细节都考虑进去,因此这种模式的人设图价格往往不便宜。
这些人设图,有的内容丰富,具有完整人设——人物性格和背景;有的人设图相对简略,又被称为“空人设”,需要后期进行二次加工。
有时画手收费较高,买家还可以“多人拼单”,也就是建一个群,将人设图(纸片人)发到群里由大家共同拥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拼单还是单人买断,买家们都只拥有这个纸片人的观赏权。
也就是说,你从画手那儿花钱买回来的纸片人,只能供自己欣赏,不能商用,甚至转卖都不行。
② 约稿
当买家确定下人设以后,就可以找联系画手约稿了。
联系画手的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在米画师和半次元等约稿平台上约稿,这些平台相对正规,集合了大量画手,平台会根据交易价格合理扣税。
买家只需要提交约稿申请(申请里需要标注基本信息和价格),然后等待画手同意或者拒绝。
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微博和各种 QQ群联系画手,这种约稿交易不走平台,一般私下转账。
比如,上热搜的那个 13 岁女孩芙芙,一开始在米画师上找白琴约稿,但因为档期已满没能成功;最后,芙芙是微博私信联系上了白琴,并最终添加了白琴的 QQ 约了稿。
约稿后,交稿时间少则一周,长则几个月;信息越复杂、要求越多的纸片人,生产时间就越长,价格自然也更贵。
那么这些画大概该值多少钱呢?
根据木子爆料,一般画手一张图几百块是很正常的,全身图因为工程复杂,可能会比半身图再贵上几百块。
但是,如果是比较有名气的画手,一张图上万甚至几万块,都是很正常的。
③ 养娃
从画手那里拿到人设图还只是养娃(纸片人)的第一步。
买家后续还会找画手继续约稿,让画手照着这张“人设图”画很多“服设图”。
服设图,就是同一个纸片人的不同造型图;
除了造型以外,有时候背景也会变化。
这就像在养成类游戏里氪金抽 SSR ,在奇迹暖暖里给人物买衣服一样;在人设圈里,你不需要是欧皇,只要有钱,就可以让画手一张一张画出来。
所以,很多人在养纸片人的过程里花了不少钱。
一个人“私养”(自己单独养一个人设)要是负担不起,还可以“共养”,一群人共有一个人设,大家都可以给它约稿。
在共养情况下,大家往往会拉个 QQ群,并且在群里分享自己给纸片人约到的稿子,相当于纸片人有了很多“父母”。
侵权、经济纠纷频出,人设圈有点乱
由于这个圈子比较年轻,监管和交易都不够公开透明,再加上人员比较鱼龙混杂,因此也有不少乱象。
1)价格不看画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在采访中,木子跟我吐槽,目前设圈的“狼多肉少”,画手已经相当饱和了。
毕竟,这个圈子门槛低,看上去价格又很高,不少画手都是为钱入圈的。
但是,当你入圈之后,就会发现,作品的价格并不是跟画面、配色和构图等专业素质相关,而是和画师的粉丝数量直接挂钩的。
就算你就技术再好,画一张很复杂的人设图可能也就几百块;但如果你稍微有点粉丝基础,一张图上千也不难。
而那些名声在外、粉丝量众多的「大 V」们,就算只出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图,稿费也能轻松上万,且常常档期爆满,约稿排到第二年。
不少不在设圈内的画手,都会吐槽这种风气是「劣币驱逐良币」:
想插队,也可以,一般需要加钱,有时候价格会直接翻倍。
所以,在「设圈」,“糊糊”画手很难赚到钱,因为大部分的钱都被头部画手赚走了。
2)被侵权的画手和「滥用维权」的人
① 侵权画手,屡禁不止
「设圈」刚兴起的时候,是没有“不能公开展示”之类的规矩的,大家很乐意相互分享自己养的“娃”。
但是,由于原创图片经常被有心的第三方盗图,之后利用信息差假装画手,把图当成原创,倒卖给其他人牟利,所以就逐渐改成了以“私养”为主。
如果是画手自己发图售卖,也会加特别厚的水印,比如这样:
但是,就算加了水印,也扛不住被各种搜图和壁纸软件盗图:
② 部分画手「滥用维权」
由于市面上盗图的人比较多,为了保护自己的心血,画手们难免有些“风声鹤唳”,经常有不知情群众莫名被骂。
不过,一般来说,这种事情私下跟画手道歉、删图或者付钱就可以,但也会遇到个别比较暴躁的画手直接找人“冲你”,也就是号召粉丝喷人:
这种情况虽然次数不多,但一旦有一次闹得比较大,就足以让圈外人给这个他们看不懂的圈子打上负面标签了。
3)经济纠纷时有发生
由于「设圈」高频涉及到私下的金钱交易,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暂时没有公开的平台和拍卖机制;
再加上「金主」们的年龄整体偏小,因此和经济有关的负面新闻时有发生。
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天价图」事件。比如下面这个最终以 32w 卖出的人设,当时轰动到破圈,家境富裕的买家以及画手本人,都被喷到闭麦退圈:
同时,像开头提到的「白琴」事件一样,孩子花天价买图,父母追讨的案例也不少:
这种情况出现几次、传遍圈子后,又出现了那种先付钱,再假装自己的「父母」来要钱,试图白嫖的骗子……
天价买“纸片人”,设圈的吸引力到底是啥?
更多人心里应该有个疑问:「养纸片人」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为什么会有人入坑?还会氪这么多钱?
脱离这次噱头十足的事件本身,我们来客观的讨论一下「设圈」飞速发展这回事。
1)入门门槛不高
虽然出现过几次「天价图」事件,但是,这并不是圈内常态。
对于「设圈」的主要受众(二次元 er、画画爱好者)们来说,入坑并不难贵,毕竟 100-300 元的基础人设图,和动辄上千的 cos 服、手办比起来,都是毛毛雨。
就算后期看上了一些比较贵的人设,多拉几个人拼个「巨人车」,平摊下来也不会很贵。
2)满足受众「高级心理需求」
其次,设圈能满足受众们的大部分「高级心理需求」。
著名的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到,人类需求主要分为五种,呈金字塔状分布:
底层需求被部分满足后,就会产生满足上一句需要的欲望,直到达成「自我实现」。
「设圈」的受众,大部分都是家庭小康、无需工作的学生群体,因此他们会想优先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入坑后,玩家们会发现,自己的小众爱好,居然可以有这么多爱好相近的“同好”;此时,「同体效应」的效果被发挥到了最大,圈内玩家的社交体验极好,这也吸引他们一直玩下去。
随着财力、精力和社交方面等「沉没成本」越来越多,玩家很容易“越陷越深”。
3)低龄群体对金钱的概念不明确
可能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一般的原画、插画圈很少被爆出这种「价格虚高」的料呢?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设圈里确实富婆多。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两位花 35w 约稿的玩家,就是两个家境富裕的留学生,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只是“零花钱”。
另一方面,由于设圈玩家年龄普遍较低,自己不赚钱,对钱也没什么概念。
当他们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几千、几万的花钱的时候,会误以为“这是正常的价钱”;或者是产生了「攀比心理」,总之最后稀里糊涂跟着一起氪了。
结语
其实,很多「纸片人」都是这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们的「心理投射」,也就是将自己没能实现的情感、冲动、愿望,归结在其他的东西上。
但是,作为一个频繁金钱交易的商业化圈子,「设圈」亟需更成熟的监管,和公开透明的平台,来保证圈内玩家的权益。
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我看到很多成年网友的发言:
“恶臭圈子”
“建议取缔”
“是不是作业太少了,闲得慌?”
“父母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何不食肉糜?”
虽然这个圈子的确有一些负面现象,作为看客的我们,真不必傲慢地给所有圈内人,都贴上“恶臭”、“应该取缔”的标签。
因为部分人的不正当行为,而给整个圈子「扣帽子」,最终只会伤害那些无辜的人。
本文转载自运营研究社(ID:U_quan),已获授权,版权归运营研究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