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城市便利店指数发布:前3名是非一线城市厦门、太原、东莞

一线城市的房租、人力成本正逼迫便利店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一财产经第一财经2020年7月23日

为了推动中国便利店行业进一步发展,了解目前便利店行业在国内各区域市场发展的程度,2020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续7年调查并发布“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

本次调查的城市共计36个。指数的核心数据为各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门店总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其中,厦门、太原、东莞、长沙、北京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前五位。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各城市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全国各城市之间便利店发展速度差距拉大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便利店同比去年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各城市间便利店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城市间的便利店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2019年便利店增长率超过1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55.6%,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西安市的便利店增长率达到了24.6%,是所有城市中发展最快的,其次是北京和厦门。而大连、兰州、哈尔滨的便利店发展同比去年出了一定的下滑。

便利店发展出现市场下沉,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较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的持续高企,便利店的经营压力空前巨大,而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店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发展的潜力因地域差别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基本成熟。随着门店资源逐渐稀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市场发展空间愈发有限。但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另外,在西北区域的城市中,西安便利店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全国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比例整体有待提高

从全国范围来看,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比例整体仍然不高。而影响各城市24小时营业便利店占比的因素主要是地理位置及气候。所以24小时营业便利店占比较高的城市南方相对较多。而北方的气候条件成为阻碍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发展首要因素。突破气候因素的限制更多的需要城市当地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的驱动。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来看,提高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比例是提升城市居民服务有效的一个途径。

各城市需进一步落实配套政策支持

2020年1月,商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的18项政策措施明确并细化了如何优化便利店营商环境,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这将进一步促进便利店的发展。因此,从地方层面上,各级城市也需要根据《意见》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才能将《意见》中的政策进一步细化,把支持便利店的发展落实到实处。

其中,北京、西安等针对便利店的配套政策极大地保证和促进了便利店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各城市制定相关便利店的配套政策提供了借鉴。城市配套政策的支持将为便利店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但从全国来看,各城市针对便利店的政策支持差异较大,仍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ID:cbn-yicai),已获授权,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