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粽子礼盒,看这些创意就够了

品牌的端午节营销,既是跨界又是借势。

兵法先生营销兵法2020年6月24日

端午节来了,品牌为了能够在这个传统节日做好借势,可以说是经过精心筹备,奉献了一场产品包装的视觉盛宴。

在端午这个传播节点,哪些品牌的粽子包装让人想要把ta带回家呢?我们一起看看。

喜茶

喜茶,这靠营销运作成为奶茶界网红的品牌,为了能够巩固其地位和抢占端午这个营销节点的流量,喜茶推出的粽子采用了喜茶的标志色彩「米黄色」,让人感觉颗粒饱满,呈现了健康的态势。

多棱角的包装方式,让人体验到不一样的包装,能够缓解用户看见千篇一律的包装而产生的视觉疲劳。

喜茶粽子打造出了「粽子+茶」的营销概念,咸甜均有,更有意思的是喜茶在产品中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小龙虾元素,让整个产品呈现出时尚潮流且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体验感。

这个曾经靠排队文化和文案吸引用户的品牌,这次端午节似乎想要靠能够刺激用户味蕾的粽子来吸引自己的目标用户。采用营销新概念+年轻喜欢的时尚元素,这个漂亮的组合,既帮喜茶赢得了流量,又能够迅速捕获年轻人的关注,可谓一举两得。

咪咕

最近几年,咪咕在端午节的营销就别具一格。在品牌纷纷暗示用户,我们的产品很美味的时候,咪咕却另辟蹊径说「我们送的不是粽子,是文化」。

咪咕与南台月推出的粽子礼盒采用了中国风,让独具中国文化的熊猫、龙舟等元素相结合,精致的包装+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了不一样的体验感。

在包装上融入中国文化内涵,在玩法上咪咕也加上了科技时尚元素,能够通过5G+VR的模式体验别样的礼盒。

除此之外,这款咪咕与南台月推出的这款礼盒,还在今年5月一起登上珠峰,在见证珠峰新高度诞生的同时,也或成为了人历史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粽子!

咪咕将传统与时尚融合,将年轻时尚的科技内涵融入到产品包装中,实现了好看好吃好玩,并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同时推广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自然造物

号召将传统年节回归到当下生活的自然造物,与赶街团队联手打造的「東方長粽」特色粽子,在设计上更精益求精了。其长粽的样式打破了人们对粽子的固有认知,其象征夫妻恩恩爱爱长长久久和祝福长辈长寿的寓意,让東方長粽承担了链接亲情的媒介。

在颜值上,東方長粽可以说是通过形状和深层次的寓意的表示,让产品本身更具有辨识度,同时墨绿色的包装让产品似乎拥有了植物清甜的味道,在口感上呈现出差异性。在颜值上和口感上的差异性,让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上,自然造物引用了长粽在民间的寓意和包装方式,运用当代设计将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结合,体现出新时代产品应有的文化价值,其墨绿色的运用,让产品独具生命力。

vivo

vivo的端午礼盒,可以称得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橙色+紫兰,整体看上去干净利落,品牌标识被放在了礼盒的右上角,十分亮眼。

vivo的端午礼盒主要采用了紫蓝+橙色,冷暖色调的搭配,给人一种沐浴阳光般的视觉感受,让整个包装更加时尚别致。

与其他明码标价销售粽子不一样,vivo选择了只送不买的方式,其获得方式是与官微互动,然后赠送出礼盒,更重要的是这活动在vivo大本营的公众号上显示仅限vivo员工参与,这样的营销模式或许是品牌为了表示对员工的重视,亦或者是想要打造一种归属感。

知乎

与其他另立新意的品牌不同的是知乎,这个专注知识问答社区建设的品牌,这次在借势营销上,其主打色延续了品牌logo的蓝色,其推出的产品也不仅仅只有粽子,还有端午节特制香包和购物袋等。

图片来源 @ 烧饼有梦想

除此之外,五芳斋、抖音、oppo、易车、奈雪的茶、卫龙、同程旅行等品牌纷纷在端午节来临之前,发布了品牌向传统致敬的单品。而品牌在传统节日进行借势,有哪些优势?

文化传承,为品牌增加文化内涵。品牌文化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深挖品牌特点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打造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产品,让内容本身拥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为品牌赋能。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品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品牌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颜值经济盛行,产品包装是品牌营销的利器。精美的包装能够迅速抓住用户的眼球,在视觉上带来的极致体验;而丰富的色彩去刺激消费者的味蕾,能够引发消费者产生立即购买的冲动,以便实现销量的转化。

借势跨界,实现高曝光度。品牌借势端午节的营销,既是跨界又是借势。通过借势营销结合节日特点,推出契合品牌调性的礼盒,这样将跨界和借势完美结合的营销打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品牌实现高曝光度,从而收割流量。

 

本文转载自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已获授权,版权归营销兵法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1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