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种族歧视?强生、联合利华纷纷下架停售美白产品

“以白为美”是罪过吗?

紫苏360化妆品网2020年6月24日

6月19日,美国强生公司宣布停止销售多款在亚洲和中东流行的美白霜。

美国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而死事件,引发的种族歧视还在全球持续发酵。这波BLM(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浪潮,波及了各行各业,游行示威者便借着这个机会,开始抵制抗议各种涉及歧视黑人嫌疑的品牌以及产品。

在这场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中,美妆个护行业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国际很多美妆日化公司,都在公开场合被指责旗下的美白产品包含种族歧视的意味。

近日,黑人牙膏被质疑种族歧视,这个品牌的英文名起初名为“黑人”(Darkie),包装上印着一个戴着大礼帽的微笑着的黑人男子。该品牌后来更名为“达利”(Darlie),但其中文名称目前依然是“黑人牙膏”。

高露洁方面作出回应,表示正在与合作伙伴协商,对品牌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审查和进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称。

很多人感慨,这个被叫了80多年的中国品牌,如今却面临着改名。

6月19日,美国强生公司下架、停售多款美白产品。旗下的露得清、可伶可俐一直受到舆论的攻击。露得清产品广告描述如何使消费者的皮肤“白得更彻底”,在印度很多用户,都称赞其可伶可俐产品可以提亮肤色,使皮肤白皙光滑。

据悉,“可伶可俐”和“露得清”两个品牌的产品线并未在美国市场销售。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强生公司旗下的这些美白产品包含着“白色皮肤比深色肤色更好”的强烈暗示,具有种族肤色的讽刺意味。

强生公司出来解释这些产品也许传达了‘白色皮肤更佳’的观点,但是,这并非是他们的初衷,他们始终认为健康的皮肤就是最美丽的皮肤。

为了体现公司的反种族主义观念,强生公司在上周就宣布会提供匹配多种颜色的创口贴以符合不同肤色。

2019年,全球共售出近6277吨美白产品,其中包括抗衰老产品或祛斑霜,美白产品在化妆品市场上的需求是极其大的。除了强生公司,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公司,同样也因为销售美白抑制黑色素的产品,受到众人的诟病。

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多芬也被指责种族歧视,主要是因为其在facebook上的广告,广告中一名黑人女性在使用多芬的产品后,脱掉T恤突然变成了白人女性。该广告的的“黑人变白人”画面在网上引发广泛的转发和讨论,被网友们认为有“种族歧视”嫌疑。

对于使用美白产品就是种族歧视的说法,小编其实是不太认同的,毕竟在中日韩等亚洲地区,追溯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审美观基本上是以“白皙”为美,中国人民自古观念就是“一白遮三丑”,古代女子都会用珍珠粉、很多名贵的药材来使自己的皮肤白皙光滑,肤若凝脂、肤白貌美等都是古代对女子的赞美。

小编个人觉得,“以白为美”并不是什么罪过,只要这种美是以健康、安全的方式达到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审美,来追求自己心目中所认可的美,前提是不损伤他人利益即可。

 

本文转载自360化妆品网(ID:gd360xh),已获授权,版权归360化妆品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