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销量高,搜索流量就一定很大吗?因为这个误区,很多人开始了盲目冲销量的征途。
写在前面的话:
这些年里直通车的课程迭代大部分从我这里开始。因为自己是卖家,一直也在一线实操店铺,身边的朋友们也都是卖家,所以我对环境的感知可能比他人要更强一点。当下的直通车,想通过犀利的操作将ROI做到盈亏平衡点以上,已经越来越难了。那么直通车的未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情况下直通车能够接受亏损?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6年开始,我一直在专注思考、实操。思考如何量化直通车对搜索的帮助,如何通过数据引导直通车投放,从而更有效的通过直通车拉动搜索流量的增长。
关于“草料”的内容,接下来我将按季进行规划,每一季都将是一个电商的运营模块,每一季由多集组成。
“草料”的第一季,我将它定位为【搜索季】,理解搜索的基本原理之后,我再给大家分享直通车的知识,这样直搜结合就更容易理解了。直搜的知识讲完之后,后续再根据我这些年的经历,分享我是如何进行产品企划,运营规划的,以及在供应链和电商团队管理的一些经验。
今天的内容是“草料”第一季的第一集,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搜索流量分配机制的理解。运营只有在对搜索流量的分配机制有着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借推广之势突破流量瓶颈。首先要跟大家说明一下,在这里我不代表官方,我所分享的知识都是我自己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来的。官方也没有人会告诉你们,搜索的流量是如何分配的。我所分享的这些经验,不一定百分百全部正确,但我这些年就是这样做的。在做的过程中也不乏思考,互相探讨,也收获过很多次流量的爆发。
言归正传,搜索流量的分配机制究竟与那些因素有关系呢?听我慢慢道来。
【老草老师的分享将在CBNData官网连载,敬请期待。】
一、销量——但可能不是你所理解的销量
说到销量,大家都会有感触,搜索的综合排序中相对比较靠前的,拿到大量搜索流量的宝贝,往往都是销量比较高的宝贝。所以很多做电商的朋友都会认为,只要销量高,搜索流量就一定会很大。但这个理解并不完全正确,这其中有一些误区,而因为这个误区,很多朋友开始了盲目冲销量的征途。
这些盲目冲销量的行为,大多认为自己只要把销量冲到足够高,就可以带来足够的流量权重。慢慢的,很多人开始用上了一些超高佣金淘宝客、亏本冲量卖吆喝的方法,甚至还有些人开始铤而走险,开始作弊冲销量。但是这样做真的有用吗?任何销量都会计算搜索权重吗?什么样的销量会计入搜索权重,什么样的销量不计入搜索权重?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这里我来给大家明确一下我理解的判断标准。一笔成交是否计入搜索权重,看的是这笔成交是否有在搜索场景下的搜索行为。
我举个例子,例如有一个买家,他的喉哝不太舒服,于是想买一盒“金嗓子喉宝”。接着他打开手机淘宝,在搜索框中输入了“金嗓子喉宝”这个关键词,得到了这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搜索结果中有很多款商品满足“金嗓子喉宝”这个搜索条件。这名买家挑选了其中一个进行了购买。

上面这个例子中,这名买家的这笔成交,是通过搜索功能查找关键词,从而找到了自己想买的“金嗓子喉宝”这款商品,并产生了交易。那么这笔交易是满足了用户在搜索场景下的行为所表达出来的需求。那么这比成交,也会计入搜索的排序权重计算。
我们总结出一个信息,一笔成交是否计入搜索,判定条件是这个用户是否是通过搜索渠道成交的。那么直通车的关键词投放,自然搜索关键词查找,都会计入搜索权重。
我们在看一个例子,还是这名买家,依然是搜索“金嗓子喉宝”这个关键词。但是这名买家刚刚找到自己心仪的一款商品。但这时他等的公交车已经到站了,他准备上车挤公交了。无奈,他将这款商品加入了购物车。到站之后,他又通过购物车找到了这款商品,然后付款成交了。这个时候虽然这个买家不是通过搜索渠道进行成交的,但是这个买家是先通过搜索找到了这款商品,然后通过购物车成交了这款商品,他的一跳来源是通过关键词搜索行为成交的,那么这比成交依然会计入搜索的排序权重。
还有一个例子,这名买家搜索了“金嗓子喉宝”之后,把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中。第二天打开手机淘宝,结果另外一家也销售“金嗓子喉宝”的店铺,用钻展定向把广告投放给了这名买家。结果这名买家就在另外一家店铺成交了“金嗓子喉宝”这个产品,那么另外的这家店铺,成交的这名买家,也是搜索了“金嗓子喉宝”这个关键词,且是作为一跳来源,这笔成交也会计算搜索的排序权重。
通过上面的这两个例子,我们又总结出一个信息。如果一笔成交的一跳来源,是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商品的,那么这比成交依然会计入搜索排序权重。
二、关键词——搜索权重的载体
一个宝贝的一笔销量,并不是记录在这个宝贝上的,而是记录在这个宝贝的关键词上的。也就是说成交的关键词不同,权重的计入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有一款“笔记本电脑贴膜”,这款贴膜的宝贝标题是“13.3笔记本电脑贴膜15.6”,那么用户搜索“笔记本电脑贴膜13.3”可以找到这款宝贝,而搜索“笔记本电脑贴膜15.6”,也可以找到这款宝贝。但是这款宝贝的竞争力是13.3寸的贴膜,15.6寸的贴膜价格相比竞争对手相对较弱。那么就会造成一种情况,搜索“笔记本电脑贴膜13.3”的用户大多能成交,而搜索“笔记本电脑贴膜15.6”的用户可能最后会选择别家店铺的产品。这款宝贝近期成交了500笔交易,460笔是来自于“笔记本电脑贴膜13.3”这个关键词搜索后的成交,而“笔记本电脑贴膜15.6”的成交非常少。对搜索而言,我们的商品是可以满足关键词“笔记本电脑贴膜13.3”搜索用户的需求。并不能满足关键词“笔记本电脑贴膜15.6”搜索用户的需求。那么当用户搜索“笔记本电脑贴膜13.3”这个关键词时,这款产品就会因为更能满足这个关键词搜索用户的需求,而被安排优先展示给用户。但“笔记本电脑贴膜15.6”这个关键词并不会被优先推荐给买家。因为他并不能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用户的搜索行为不同,搜索关键词不同,则需求不同。不同的需求,也要通过不同的产品来进行满足.

通过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用户通过搜索行为成交带来成交销量,权重并不是隶属于某个宝贝的,而是属于这个宝贝标题中所包含的关键词。用户通过搜索不同的关键词,带来的成交权重会累积到不同的关键词。而用户搜索不同的关键词时,宝贝排序也是由不同的关键词权重来进行排序的。
不知道说到这里,各位草料的读者是否对搜索的排序计算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权重,是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知?通过这些知识点,我们应该理性的选择冲销量。因为有些销量(例如淘宝客)并不计入搜索的权重,但他可以改变商品的成交笔数、收货人数。对点击率、转化率这些效率指标有所影响,也会影响到搜索排序(具体的下一集会给大家详解),但是他并不会计入搜索的成交排序得分中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搜索成交的关键词,直通车成交的关键词。并且更加集中的去增加流量,增加转化率更高的成交关键词流量。
【讲师介绍】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