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正逐渐成为假期出游的新宠,特别受到年轻人和家庭游客的喜爱。
2024年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各地节庆氛围浓厚,吸引了大量游客出行。短途周边游和“微度假”成为出游主流选择,享受轻松便捷的旅行体验。传统中秋赏月活动热度不减,园林夜游、古镇灯会等特色项目备受青睐。在多样的中秋体验中,人们既能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韵味,也能享受自在随心的假期时光。但今年中秋假期,长三角、西南、华南等地受台风“贝碧嘉”登陆和波及,降雨及大暴雨等天气,影响了不少游客出行计划和旅游安排。
从2024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7日,中秋假期3天时间,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以下简称:技术创新中心)对全国5A景区(339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场接待情况,以及部分代表地区旅游市场抽样情况进行监测,发现以下游客市场特征。
一、5A级景区:眼前就是诗与远方
中秋假期期间,全国339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实现进一步同比增长,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区停留1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区“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区共接待深度游客量1076.5万人,平均每家景区接待深度游游客21.5万人。
表1 中秋假期5A景区游客量TOP50
头部景区游客量领先,城区内景区热闹非凡。对比中秋假期和端午假期游客量前20位的景区可以发现,西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岳麓山-橘子洲、东湖、漓江、天下第一泉、金鸡湖、昆明世博园等,前10位有8家均为都市或城市内景区。泰山、丽江古城、华侨城旅游度假区、荔波樟江景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南岳衡山旅游区等头部旅游景区的游客量,继续在当地引领景区游客量趋势。
表2 中秋v.s端午假期游客量TOP20对比
中近程旅游轻松惬意,家庭出游更具温馨情意。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深度游客量TOP50中,近程出游占比达到60%以上的景区数量有40家,占比高达80%。同程旅行报告指出,江浙沪、广深、成渝以及武汉—长沙等地的2小时高铁圈内,旅客流动频繁。这表明,游客在小假期更倾向于短途出游,在缩短交通时间的同时,深入体验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家庭出游成为游客的主要出行方式,途牛数据显示,以家庭为单位,2-4人共同出游是更受用户欢迎的组合。家庭短途游不仅满足了亲情交流的需求,还增强了旅行的乐趣和共享体验。反映了人们对“在路上”的时间更为精简、对旅途体验更为充实的需求,也体现了旅行方式正朝着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游客群体日趋年轻,沉浸体验尽显风貌。据数据中心统计,在深度游客量TOP50的景区,30岁以下旅游群体占游客量30%以上的有43家,占比高达86%。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许多90后、00后年轻群体选择错峰避开暑期高峰出行,成为中秋假期的主要出游力量。此外,在《黑神话:悟空》这款热门游戏的强势带动下,大批年轻的“天命人”纷纷踏上了探索之旅,寻找游戏中的灵感与共鸣,带动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费。年轻游客更加青睐个性化的深度游和创新的旅游体验,追求探索城市的独特风貌和本地文化,体现出他们对旅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微度假”潜能充分释放
中秋假期期间,技术创新中心监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5家),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深度游”)732.1万人,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区共接待游客379.2万人,平均每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接待19万人。
表3 中秋假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游客量TOP20
“微度假”热度攀升,小憩时光自在随心。据技术创新中心数据,中秋假期期间深度游客量TOP20的度假区共接待过夜游游客201.6万人,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3天。在出行距离方面,深度游客量TOP20度假区中,短途出游占比达60%以上的度假区有19家,占比高达95%。在中秋三天假期,出游时间较短,游客倾向于近距离出游,享受短途度假。携程数据显示,中秋假期期间,周边游订单占比接近一半。途牛数据显示,中秋假期选择周边游的用户中,约76%选择了2至3天的出游行程,其中以2天的行程最受欢迎,出游人次占比达到42%。在假期较短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选择周边的目的地,既能快速到达,又能避免舟车劳顿,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当地的独特风景和文化中。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微度假”正逐渐成为假期出游的新宠,特别受到年轻人和家庭游客的喜爱。
三、城市和省份旅游热度
中秋假期期间,跨市深度游游客量(来自其他城市且在该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本部分以下简称“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7974.6万人,平均每个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265.8万人。Top3热门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北京和广州。
表4 中秋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内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总去重,不考虑直辖市)前10的省区共接待6923.5万人,平均每个省级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692.3万人。河南省、江苏省和广东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5 中秋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一线大城市持续火热,“赏月游”带动地方游。中秋节前夕,在宁夏中卫市举办的2024年“山河秋韵”全国秋季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以“旅游中国·美好生活”为主题,推出秋季美食、“醉美秋叶”观赏地、星空观赏地等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广大民众“赏秋色、品秋韵、享秋趣”的旅游需求。根据飞猪数据,今年中秋假期赏月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61%。年轻人对“追月”的向往也带动了多个县域旅游目的地文旅消费。殷商之源的河南商丘,在古城上演了超级大月亮以及古城灯光秀,屡次冲上热搜。美团数据显示,中秋三天假期期间,酒店和民宿的预订单量同比增加了229.9%,其中20-30岁的年轻用户占了下单人群的一半以上。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兼顾品质与性价比的四星级酒店假期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近三成,露台房、露营地等适宜赏月的酒店类型预订热度涨幅较高。出行方面,假期期间的“赏月航班”搜索热度较上周增长97%,各大核心城市往返周边目的地的高铁预订热度较高,三线及以下城市汽车票、用车等预订增长最快。赏月游园是中秋假期最热门的出游主题,各地的灯会、游园、夜市等活动受到游客欢迎。此外,博物馆等也是中秋假期的出游热点。
中式夜游丰富,沉浸式体验强。中秋佳节之际,各大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夜游项目,使得“中式夜游”成为今年旅游消费的新亮点。根据同程旅行的数据,夜游船、园林古镇和集市已成为中秋期间游客的热门聚集地。近来,国内古镇与园林的夜游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升了77%,夜间游船的搜索热度也增长了42%。苏州开放十全河花船夜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赏月之余沉浸式体验水乡风情的独特机会,而沿河的商铺也让游客尽享“逛街”乐趣,成为中秋夜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三门峡函谷关景区,在中秋假期策划的拜月仪式,以及火壶烟花、大秦烽云、楚汉争关等活动,让景区游客再上新高。飞猪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假期,赏月、赏花、观灯会、逛庙会等传统习俗活动依然广受欢迎,热度较去年同期上涨约60%。这些与赏月相结合的夜游活动,不仅丰富了中秋的节日氛围,更增添了游客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夜经济丰富背后,安全问题仍须注意。中秋附近,以武汉为例的不少城市型目的地策划了多种融无人机、灯光、烟火、音乐等于一体的视听盛宴,燃动城市目的地。但“松弛感”背后,安全问题仍需警钟长鸣。从观看烟花,到有序散场,大规模人群聚集的活动背后,折射出的城市治理、预案组织、市民素质,仍须进一步提到更高的关注水平。
四、出入境游:“引进来”与“走出去”双繁荣
中秋佳节历来是家庭团圆的重要节日。据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中秋假期跨境游和港澳台同胞、境外侨胞返乡团聚客流叠加,全国口岸将迎来出入境高峰,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9%。预计出入境客流高峰将主要集中在9月14日和17日。
中秋文化魅力四溢,吸引外国游客涌入中国。根据技术创新中心的数据,中秋假期期间,入境深度游(指来自境外并在大陆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大数据显示,排名前20的热门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25万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约6.3万人。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和泉州。在中秋传统文化的吸引下,各大城市通过丰富多彩的赏月活动、民俗体验和节庆盛事,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风貌,令各国游客沉浸在浓郁的中秋氛围中,进一步推动了入境旅游的增长。
表6 中秋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拼假助力出境游升温,轻松避开高峰人潮。从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样本显示,出境游客量TOP20城市共有约142万人出境旅游,平均每个城市有7.1万人在中秋期间出境游玩。出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和北京。在中秋小长假期间,除了短途周边游之外,拼假出境无疑也是具有较高性价比。业内人士指出,拼假旅游不仅能够节省费用,还能避开法定假期的人流高峰,使得行程更加从容、舒适。通过灵活拼假,游客可以选择更加个性化和深度的旅行方式,享受更加惬意的假期体验。
表7 中秋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客量TOP20
数据说明:
(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游客行为监测与决策服务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监测数据。(2)景区、度假区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地10公里、6小时以上,且在景区、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时以上,在度假区停留2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多次进出目的地计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离开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时以上的游客人数,1人到访城市多个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计为1人。
本文转载自品橙旅游(ID:pinchain),已获授权,版权归品橙旅游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