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追捧预制菜背后,折射出中餐预制菜的出海潜力,同时在餐饮端,海外中餐厅对预制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愿称预制菜为留学生之光”。
“对于不会做饭的留学生来说,预制菜真的是神一样的存在”。
“预制菜最应该出海了,简直是救苦救难”。
……
兼顾效率与口味的预制菜,正在成为留学生们就餐的新选择。
预制菜拯救中国留学生
近日,“留子才是最需要预制菜的人”相关话题屡上热搜。
餐饮供应链指南以“留学生预制菜”为关键词在小红书上搜索后发现,对比国内市场的争议不断,预制菜在海外呈现出了另一番景象:留学生群体毫不掩饰对预制菜的热爱,甚至有人直呼预制菜是“救命般”的存在。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留学生热衷于分享自制预制菜的心得;或是晒出在国外选购预制菜的攻略;有留学生更是趁着回国一次性囤上几十斤预制菜,备好几个月的口粮,再通过转运公司运输到国外。
在德国生活的重庆博主“一只小肥”在小红书发文称,原本以为预制菜都不好吃,结果发现味道都很不错,和大学食堂的味道很像。“一只小肥”还推荐了红烧肥肠、内蒙牛杂锅、贵州羊肉粉等预制菜。
该帖子引发了一些IP显示在海外的网友共鸣:“预制菜不好吃是在国内才有资格说的,对我们来说是美味佳肴了。比很多中餐馆好吃太多了”“预制菜确实适合海外留学生解馋”“都留学生了,我还关心预不预制吗”……
还有留学生开始在网上“跪求”预制菜品牌清单。“去哪买预制菜”“怎么买预制菜”“怎么挑选转运公司”都成为了热议话题。
除此之外,一些留学生开始自制预制菜,他们通常会一次性做好足够吃上一周的饭菜,然后放进冰箱冷冻保存,吃的时候再解冻加热。酱牛肉、咖喱牛肉、番茄牛腩、炖鸡肉等是留子们常做的预制菜。
为何留学生开始爱上预制菜?在海外很难吃到正宗的中餐,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不少海外的中餐馆通常会为了照顾当地人的口味喜好对菜品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样一来,即便去中餐馆消费,也很难吃到正宗味道。
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留学的阿文告诉餐饮供应链指南,在海外,由于吃不到家乡风味的美食,饮食习惯也不得不做出调整。
“很难吃到正宗的生煎包、肉夹馍、凉皮等食物。布里斯班就是美食荒漠,根本吃不惯”。据阿文透露,由于吃不惯国外的食物,他还会特意从国内背火锅底料、辣椒酱到国外。
生活在新加坡的木木在接受餐饮供应链指南采访时表示,新加坡拥有各式各样的中餐厅,但地方特色菜系却很少见。
“相对于欧美国家,新加坡的中餐算是比较丰富的,但大多数中餐厅的菜品都是东北菜、川菜、湘菜这些口感较油腻辛辣的菜系。”
木木表示,虽然新加坡也有火锅、烧烤、烤鱼店,但是地方特色菜餐厅非常少。
此外,在海外吃中餐消费也不低,自己做饭又很耗费时间精力,而预制菜方便即食,即便算上运费从国内转运过去,通常也比外出就餐花费更低。
让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吃到家乡味道的预制菜,慢慢成了一个抚平中国胃的存在。
在雅加达工作的悦悦告诉餐饮供应链指南,当地中餐厅以湘菜、重庆菜、粤菜等为主,吃上一顿价格并不便宜。悦悦有次和朋友聚餐吃火锅,4个人加起来花了上千元。
企业组团发力出口,预制菜的未来在海外?
图片来源:周鹏邦提供
本文转载自红餐网(ID:hongcan18),已获授权,版权归红餐网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