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消费观念转变,品牌如何抓住“新机遇”?
昨晚刷短视频,刷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今年双11,“男人不如狗”的魔咒被打破了。
据天猫双11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男性消费前三名的品类分别是,公路自行车、电竞产品和冲锋衣。
其中公路自行车在天猫双11销售额增幅达到305%,而排行最高的狗粮销售额增幅仅85%。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男性消费在崛起。
在快消行业里,有一个鄙视链。
从消费能力来看,是这样的。
女人>小孩>老人>宠物>男人
你看所有人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而各大品牌也都乐于将最好的产品定位为女性消费者,同时儿童消费群体也被诸多品牌看好。
而男性则被贴上“消费频次低”、“消费品类局限”、“消费欲望低”的标签。
在“她经济”和“他经济”面前,品牌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先不说化妆品、服饰、包包这些生活用品,就拿食品饮料来说,品牌方也都专注于女性消费群体。
从膨化食品到冰淇淋,从奶茶到咖啡,似乎都在潜移默化的强化女性才是消费品的主流。
为什么是女性?
因为女性很感性,容易被情绪左右,而那些释放情绪价值的产品,恰恰能够被女性消费者喜欢。
例如加了玻尿酸的矿泉水、不含糖的饮料、0脂0糖的休闲食品、包装精巧好看的休食、抗饿且吃不胖的低脂零食、好喝不醉的低度酒、配料表干净的乳制品。
这些产品大多营造出将女性消费者作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广告。
虽然品牌方没有刻意打标签,但通过现实的数据,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
毕竟女性在购物上花费的时间要远高于男性。
就和洗澡一样,男的只要5分钟。
购物也是,大多数男性消费者属于精准打击,在踏进门店或者进入网站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想要买啥,购物决策时间少,因此品牌方花再多精力教育也无济于事。
还有一个就是地位,虽然男性在工作中带有主角光环,但在生活中,尤其是婚后生活中,那就没有自主权。
这都是因为爱啊。
但在近两年,男性消费开始崛起了。
在看的各位男士们,你们应该都知道有一个叫得物的APP吧。
当然不知道的大都是结婚的。
这是一个以男性消费为主的平台,在短短4年内就实现了GMV超过1000亿的记录。
要知道,阿里达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用了5年,而京东用了10年才达到。
前不久,QuestMobile发布了2023男性消费洞察报告。
核心就一句话,全网男性用户6.11亿,男性月人均时长及线上消费超千元分别增长1%、1.7%。
截止2023年4月,全网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50.5%,总数达到6.11亿,31岁到50岁区间占比43.9%,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接近五成,同时,在全网用户人均月度使用时长同比下降1.2%的背景下,男性用户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了1.0%,达到163.8小时,殊为不易!
这就意味着,男性看透了生活。
花钱悦己成为大多数男性消费者的新人生座右铭。
回到食品饮料行业,男性消费的市场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据艾媒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近六成均为男性消费者,这意味冷冻预制菜背后诞生了新的巨大商机。
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
而在饮品中,如果你只认为红牛是男性专属饮品的话,那你就out了。
无糖饮料、nfc果汁、低度酒也是男性消费者的喜爱。
回到零食上,富含膳食纤维、口味多样化、分量大的食品也是男性消费者喜欢的。
尤其是黑咖啡和鸡胸肉产品,甚至是辣条和魔芋素毛肚,都吸引男性消费者购买。
在乳制品中,男性比女性更喜欢购买植物奶。
前不久农夫山泉旗下的饮品尖叫与奥特曼推出了限定款产品,深受男性消费者喜欢,而可口可乐打造了无界创新系列产品,也深得男性消费者喜欢。
所以在今天,以女性为主角的消费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有人说十万个李佳琦也说不动一个直男,但罗永浩可以。
罗永浩曾经一场直播数据中,3小时观看量超过4800万人,其中八成以上为18-35岁之间的男性,其中食品饮料销售占比为32%。
你说刺激不刺激,原本“油盐不进”男性却成为食品饮料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数量上的优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当下全国15岁以上的单身男性占比要高于女性。他们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消费需求及体量较大的群体。
其次是观念的转变,以往男性省钱为了给别人花,但现在大多数男性开悟了,从“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变成“男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这将激发男性消费者的爱好,比如电竞、旅游、运动。
这些都属于细分专业性的领域,而只要有能量消耗的地方,必然需要能量补充。
所以围绕电竞的食品,辅助旅游的饮料、帮助运动健康零食,都成为男性消费者的刚需。
兴趣越广泛,需求就越大。
对于品牌方来说,是时候放下偏见,重新定位了。
因为快乐就要来了。
或许这个双11,销售数据可能不那么漂亮,但却翻开了中国消费群体新的篇章。
以后谁要再说男人没有消费力,千万不要信。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