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奶”饰品到年轻人新宠,珍珠饰品的走红是时尚的轮回?还是市场的炒作?
“这款项链光泽感非常好,很柔和精致,搭配最简单的白衬衣也完全不落俗套,今年好多女明星都在带同款,喜欢的姐妹们抓紧去拍,明天就不再补单了。”
古典布景彰显优雅的气质,暖色柔光灯打造浪漫的氛围,妆容精致的主播侃侃而谈,介绍着珍珠的品类、鉴别方法和穿搭示范,俨然变成了教学直播。

涌入珍珠市场的年轻人
珍珠翻红,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Morketing认为二者都有,并且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就仔细分析原因。
-
直播风口,珍珠起飞
自2020年起,线上零售的脚步就在不断加快,珠宝行业也是如此,据新抖数据平台显示,7月抖音主播带货榜的前三名均来自珠宝行业,月成交额均突破5亿元,前十名中有一半被珠宝主播占领。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粉丝数量仅有百万,不算大的体量却撬动了上亿的销售额,直超粉丝数千万的东方甄选和交个朋友。
可以说野路子打法在开辟新市场时异常奏效,珍珠直播垂类账号迅速崛起。近两年诸暨珍珠在直播行业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40%,诸暨山下湖镇的新长乐村甚至培育了一批专业电商团队,帮助去年该村线上销售额突破了40亿元,仿佛只要带上诸暨俩字的珍珠直播就没有亏的。

不仅如此,如今抛去传统思路的珠宝“正规军”品牌也纷纷加入“网红+直播+电商”的玩法,交个朋友趁着热度开启珠宝专场,和礼兰珠宝合作推出交个朋友专属特价珍珠饰品;最近争议很大的疯狂小杨哥也经常带货周六福珍珠项链;董洁更是凭借和珍珠调性高度吻合的气质成为直播间里的珍珠种草机,合作的品牌偏向于小众设计款。
借助直播,珍珠饰品从商场一层的专柜走向原材料批发市场,这无疑降低了门槛,触达了更广阔的受众群体,而此时触达最多的就是有直播消费习惯的年轻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珍珠能从奶奶辈的饰品变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
日本排污,市场焦虑
如果说直播是主动拥抱变化,那么环境污染就是被迫承担后果,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给珠宝界也带来了巨大的震颤。不同于其他矿石类珠宝依靠大地的“馈赠”,珍珠可以在淡水或海水进行人工培育,因此也极其看重水质。
而排放核污水的日本正是与世界珍珠市场最密不可分的国家。话说18世纪以前,天然珍珠昂贵且稀有,是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佩戴的饰品。1893年日本率先突破了珍珠养殖技术,御木本·幸吉培育出了第一颗养殖珍珠,此后日本的珍珠产业迅速发展,1916年就开始了商业化养殖,而此时距澳大利亚大规模生产还有四十多年,中国的淡水珠养殖技术更是直到1983年才逐步完善。时至今日,日本的Akoya珍珠仍旧占领不小的市场份额。
日本排放核废水后,不少人担忧污水是否会导致母贝大量死亡,就算能产出,那些珍珠是不是也含有辐射。面对种种疑虑,市场也焦虑了。河南省珠宝玉石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杨佳在面对《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用“前所未有”形容今年珍珠行业的涨势,“一串同等品质的10mm—12mm尺寸的澳白珍珠项链今年价格能达到30万元,此前大概在10万元到15万元之间。”
珍珠产量减少,导致价格一路狂飙,如此夸张的涨幅背后是消费者的恐惧和商家的贪婪,正如营销消失的马尔代夫那样,万一被污染的海水再也培育不出珍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趁现在买一串呢。
-
明星效应,销量翻倍
改变销售渠道,制造焦虑是重要因素,但珍珠的爆火更离不开这几位女明星的“倾情代言”。
最火的当属倪妮,在小红书搜索关键词“倪妮珍珠”,相关笔记达到两万多篇,商品3100多件,相关搜索词条都有15个。简单的黑T搭配光泽度上成的大尺寸澳白,或者叠搭单珠和小米珠,基础款配上华丽的珠宝,随性中透着一股毫不费力的精致,倪妮的搭配让人大呼被种草了,有网友调侃“求求倪妮别再戴珍珠了,每戴一次就涨一次价”。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少卖家表示明星同款销量会更好也会更贵一些,总有人拿着图片来问有没有同款,可见明星的行为引领着流行文化和消费趋势。而珍珠妙就妙在它是一种饰品不是一个牌子,往往粉丝追求明星同款需要花大价钱买奢侈品,而珍珠丰俭由人,即使是树脂的只要搭配好看也可以让人接受。明星穿搭打破了珍珠只能配礼服的固有观念,融入了日常生活里,佩戴场景多了需求自然就大了。
此外,朱珠、江疏影和高叶也是珍珠重度爱好者,她们的小红书高位关联词条都有珍珠。不难发现这几位与珍珠关联度高的明星都是气质型,在当今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大众审美越来越趋向温和内敛,而非张扬外放,珍珠给人的感觉就是优雅和有内涵,与现在的大众审美非常契合。
总的来说,珍珠饰品的再次走红离不开新的平台,新的环境以及明星在搭配上的一点新意。
问题频出,好生意也需要掂量掂量

结语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ID:Morketing),已获授权,版权归Morketing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