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11战争已然打响,围绕“最低价”的竞争本质上也就是流量的竞争,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头部主播凭借巨大的流量优势,一步步将商家们的话语权稀释。
依稀记得最初始的双11,是在头天晚上熬夜到11日的凌晨00时00分,电商平台的商家们才开始解开购买的按钮,用户们则是疯狂点击屏幕抢购心仪已久的产品。那时的双11还有一个搞笑的外号「光棍节」。
可能是由于直播带货的兴起和参与,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交锋变成了三雄争霸,竞争愈发激烈。不知从何时起,双11活动不断提前,从1个星期、半个月,直至15年个年头后的现在,1个月前各大平台和主播们就开始摇着双11的大旗,拉起全民狂欢的序幕。
商场如战场,更别说在这个对于直播电商行业来说不亚于年终考核的关键阶段,整个行业都在上演着主播们疯狂夺食,平台们竭力护食的戏码。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双11开幕式的主角由平台转换成了各大主播,围绕双11的「战事」,后者几乎包揽了近1个星期来微博热搜的半壁江山,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上热搜并不是因为亮眼的带货数据,而是「翻车」现场。
下面鞭牛士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最近几位因带货翻车而登上热搜的大主播。
李佳琦涉嫌「二选一」行为
如果说主播占据了热搜的半壁江山,李佳琦可以说一人独自抗下了半壁江山的一半。
24日,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指责李佳琦与品牌方海氏公司签署底价协议,京东自掏腰包补贴海氏旗下某款烤箱产品,但因价格低于李佳琦直播间售价,被海氏集团发函违约,并被要求赔偿巨额违约金。
即使李佳琦MCN机构美ONE和海氏集团均发表声明澄清此事,但随着美ONE一张合同被曝光,李佳琦瞬间就成了众矢之的。
合同中写道:品牌需要保证其通过指定达人在本合同框架下双方约定的所有推广服务下提供的促销力度为保证期限内在保证范围内的同等条件下最大力度。
尽管业内人事表示类似的合同普遍存在,并不是李佳琦独自享有,但显然也有不合理之处。同时,经过花西子的言语风波后,李佳琦在大众心中还在“留用察看”阶段,好家伙,又“犯事”了,怨气再次爆发,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客观来讲,明明只是平台与商家之间的纠纷问题,李佳琦莫名其妙被点名,还被曝光合同,有点躺枪的无辜。
但谁让你是具有更强话语权的强势方呢,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雪上加霜的是,疯狂小杨哥当日正在直播时,某款产品突然遭到下架。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大杨哥怒指李佳琦控价控库存,导致某品牌产品多数被下架,原因就是价格比李佳琦低。
小杨哥的现身说法,更加坐实了李佳琦的“霸道”。
要么怎么说是一波三折呢。
小杨哥的开炮还没完,李佳琦又被知名打假人王海发难。当日,王海发布视频称,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的“鸳鸯金楼”和田玉项链为假货。经过送检,鉴定结果为碳酸盐-透闪石质玉项链,与宣称时的材质根本不符。
在化妆品领域叱咤风云的李佳琦对玉石显然不够专业,在面对王海的质疑,只留下一句:以品牌方回应为准。
随后,鸳鸯金楼表示,售出的和田玉项链通过了多家国内权威的玉石质检机构的复检,产品品质没问题。同时还称,关于网友发帖及非正常消费者的投诉索赔,已保存并固定相关证据,并将依法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
感情这是鸳鸯金楼被质检机构坑了,也成了受害人,而李佳琦早已哭晕在厕所。
不过这波也难辞其咎,谁让你涉足了不了解的领域呢。
10月24日,李佳琦因为三件事三度登上热搜,堪称人生中「黑色星期二」。
贾乃亮带货美容仪线上比线下贵1600元
近日,明星贾乃亮被指割消费者韭菜,其直播间美容仪AMIRO觅光胶原炮第一代产品预估到手价4599元,与京东、天猫等官方店铺相同。然而在线下的山姆超市里,该产品日常售价仅为2999元,比线上低1600元。
我把你当家人,你把我当韭菜。巨大的差价引起了粉丝们的愤慨,纷纷脱粉。
关于此事,觅光客服随后回应道,贾乃亮直播间销售的是二代产品,所以价格会有所不同。
即使看起来是一场误会,但客服的回应并未取得太多效果,是不是误会粉丝早已离去不关心了,反之对直播间和品牌失去信任成了既定事实。
小杨哥被指低俗带货
近日,小杨哥女徒弟「红绿灯的黄」在直播间带货YSL品牌的气垫,期间,女徒弟披头散发,表情狰狞,还有不雅的举动,让人感觉不适,引发网友热议。
本来只是一次小面积的争议,按照公关套路出面道个歉送个福利基本就能将风波偃旗息鼓,但是有网友发现,小杨哥过往带货言论低俗更甚于徒弟,观感极差。
往小了说,小杨哥是一名超级主播,往大了说就是公众人物,其任何不规范的一言一行就会被无限放大,最后全网吃瓜和不吃瓜的纷沓而至,更多以前低俗的内容被扒出,再被全网指责批斗。
前几天还是向李佳琦开炮的「正义者」,谁想到才没几日自己又深陷舆论泥沼,成为了直播界的「做怪者」。
事件发生后,疯狂小杨哥直播间的就停止了直播,上一次直播时间停留在了26日。至于何时复播,小杨哥方面表示有可能是本周三,但还不确定。
双11战争已然打响,围绕「最低价」的竞争本质上也就是流量的竞争,在人口红利见顶,消费低迷的背景下,不论是平台还是主播,都对用户增长充满了焦虑和渴望,因此,掌握议价权等于掌握了流量。
理论上来讲,品牌方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等全链路环节,在定价和议价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头部主播凭借巨大的流量优势,一步步将商家们的话语权稀释。所以,我们上述才能看到涉嫌「二选一」的霸王合同出现。
可现实问题是,这样不仅会让商家陷入利润微薄的财务危机中,主播还需要承担不正当竞争的「骂」名和反垄断的法律风险,利或弊值得主播们思考。
此外,主播做为公众人物,博眼球式的直播方式注定要「翻车」,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爱惜羽毛方可走的长远。
本文转载自鞭牛士(ID:bianews8),已获授权,版权归鞭牛士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