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预制菜,还能飞多久?

过去预制菜主要是面对B端市场,可最近一两年,预制菜热度越来越高,加速走向C端市场,消费者对其了解越深,看法也增多。

吴文武新品略财经2023年9月26日

近期,预制菜的热搜一个接一个,争议不断,到底怎么了?未来还能飞多久?

漩涡中的预制菜

预制菜最近很火爆,不过是黑火,越烧越黑,站到风口浪尖,深陷漩涡。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几件关于预制菜的事件和新闻最近都上了热搜,预制菜成了热搜常客。

先是,备受关注的“预制菜进校园”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今年秋季开学后,全国多个省市都出现了预制菜进校园现象,不仅学生说不好吃,家长们更愤怒,媒体报道称,还有家长辞职给孩子做饭。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家长们之所以很愤怒,认为预制菜没有营养,学生是花朵,怎么能给孩子吃不健康的预制菜呢?

据新华社9月22日报道称,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至此,“预制菜进校园”一事才算平息下来。

紧接着,“‘核酸大王’盯上预制菜”话题在这两天上了热搜,近期有网友爆料称,“核酸大王”张核子旗下新增农业公司,拟经营农业及预制菜项目业务。

有媒体评论称,张核子总能稳稳地抓住每一个风口,什么生意火,一个都不错过。

9月26日,一条“5999元一顿饭7成是预制菜”话题上了热搜,杭州的赵先生特意选了市区知名酒店中最高档的5999元宴会套餐,赵先生的一位熟悉餐饮行业的发小表示,这桌婚宴至少有七成是预制的。

很快,有媒体记者向定制预制菜的商户提供了上述餐标的婚宴菜单,发现配货成本只需要1196元。粗略一算,这家酒店狂笑地赚了4083元一桌。

虽然有网友表示,酒店婚宴的重点并不在于吃,而是要有仪式感和氛围,这些都不是免费的。

可赵先生的这位发小却表示,都是预制菜,还不如回农村办,新鲜又实惠。该话题让人们发现:原来预制菜的成本竟然如此低。

预制菜的争议热搜,以后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预制菜正面对舆论海啸

预制菜不是新物种,过去预制菜主要是面对B端市场,就算消费者吃了也未必知道。

可最近一两年,预制菜热度越来越高,加速走向C端市场,消费者对其了解越深,看法也增多。

《新品略财经》观察发现,目前市场上对预制菜的看法非常多,观点和舆论几边倒,其中不乏有极端观点。

第一类是比较辣眼睛的观点,认为预制菜是不健康的,是不好的,比如曾引发热议的“预制菜是猪狗食”言论。

2022年9月14日晚上,知名专家、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和俞敏洪、董宇辉聊天时表示,“我从来不吃,预制菜是猪狗食”。

“预制菜是猪狗食”话题上了热搜引发争议,虽然智纲智库工作人员在三天之后回应媒体称,王志纲上述言论属于心直口快的个人发言,是作为一个美食家身份来说自己的感受,不针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个体。

第二类观点是大众消费观点,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预制菜是矛盾的,认为预制菜不健康,不喜欢吃,也无法完全避免预制菜。

有很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性价比不够明显,高油、盐、脂、辣、糖等重口味,菜品添加剂超量,冷链物流环节也可能会导致预制菜出现不新鲜或者变质等现象。

预制菜现在已经无孔不入,《新品略财经》曾有一次在深圳的某家鸭血粉店,问老板,你们家的是什么汤底?店员的回复是:不知道,都是公司统一配送的。

特别是一些连锁餐厅,很多菜品都是预制菜,就连沙县小吃这样的店,也出现了预制菜,你不主动问,店家也不会告诉你。

第三类是行业观点,看好预制菜,认为预制菜很香。

比如,今年7月,某预制菜行业组织负责人就表示,预制菜解决了“懒”,勾起了“馋”,是“手残党”的福音,迎合了市场“宅经济”的需求,省时便捷。

的确,从预制菜行业玩家角度来看,预制菜是一个热门赛道,未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是一个大商机,预制菜大有可为。

胡润今年8月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财富创造的机构和领域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可能认为新能源会带来较多的机会,但还有另外一个行业是预制菜……预制菜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趋势,也是全球趋势。

以前的预制菜站在幕后,现在走向前台,而预制菜本身从诞生之时就充满争议,是一个矛盾载体,具有多面性。

预制菜,还能飞多久?

如果从产业发展视角看,预制菜未来将会是一条万亿规模的赛道,前景可期。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5100亿元,2026年将升至万亿元级别。

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4万余家,山东、河南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46.8%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C端市场也有一定的预制菜需求。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即配即烹的特点满足了“简单煮”的生活需求,解决了“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烹饪难题,尤其受到年轻群体欢迎。

预制菜的消费者以85后、90后和00后年轻人群为主,女性客户占比超过七成,一线城市用户居多。

现阶段的预制菜行业正呈现出“B端发力,C端争议”现象,毕竟预制菜现在主要市场还是在B端市场,占比高达8成。

再结合预制菜发达国家市场经验看,C端预制菜发展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日本预制菜行业经过长达50年的发展,才实现B端和C端各占五成的格局。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加速推动餐饮行业变革,不过在发展预制菜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着狂飙,而忽略了发展的整体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有三个关键词至关重要。

第一个关键词是:安全。

民以食为天,预制菜首要是安全,安全是底线。整体看,一些上规模的预制菜设有中央厨房、中央工厂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硬件设备、制作流程都有,基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目前预制菜行业还没有国家标准,行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统一行业标准,质量品控体系不统一,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所以,行业需要加快出台关于预制菜的权威、全面的安全规范体系,是预制菜发展的安全基石。

第二个关键词是:有度。

有度,当然是指预制菜的使用需要有度,什么场合能使用预制菜,哪些品类能使用预制菜,用多少比例的预制菜,怎么使用预制菜等等,这些都要有个度。

如果一桌子菜全是预制菜,这样的饭菜就失去了灵魂。如前文所述,一桌5999元婚宴菜品有7成是预制菜,就过分了。

第三个关键词是:温度。

温度,是指面向消费者,在一线消费场景中,商家服务也要有温度,当消费者提出询问或了解时,不妨大胆告知是预制菜。

江苏消保委做过一次微调查显示,65.6%的消费者认为饭店、餐馆使用预制菜,应当提前告知。餐饮消费也是场景消费,温度是最好的体验。

总言之,预制菜行业未来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还会继续往前飞,不过要飞得更稳,需要兼顾多方,需要协调平稳发展。

 

本文转载自新品略财观(ID:nbscaijing),已获授权,版权归新品略财观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现货热销中,398元包邮到家!

 2023年,是中国的消费提振年,也是中国消费品牌在整体复苏态势下的重启之年。虽然疫情的影响逐渐褪去,但时代给予品牌的挑战并未消减半分。2023年上半年外企高管的“访华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块市场的吸引力和重要性,这也意味着中国消费企业已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

中国消费品牌究竟该如何理解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识别与捕捉各个要素释放出的信号?又如何在谨慎应变中实现韧性生长?

从“看长”“向真”再到“应变”,历时130+天,CBNData重磅输出《2023中国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共计超20万字,现货正在热销中!点击此处或下方图片即可购买,包邮到家!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

常见问题
意见反馈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