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品策略的失效,以及爆款为品牌埋下的雷点只能算是雅诗兰黛的短期困境,孵化新的产品或升级现有产品、投入精准运营只是时间的问题,修炼内功之后,卷土重来未可知。但让雅诗兰黛真正泥泞的地方并不在此,财报中显现出的品牌矩阵与配置失衡的问题则更加棘手。此处的配置失衡并非指雅诗兰黛没有远见,雅诗兰黛的业务布局涵盖护肤、彩妆、香水以及美发护理,十分全面且具有前瞻性。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处于中流砥柱也是立生之本的护肤业务2023财年销售额为88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了56%。曾被集团视为第二主场的香水业务同比下降了4%,尚且没有发展成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而彩妆业务与美发护理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由此看来,问题不在于业务层面的布局,而在于雅诗兰黛对于客群的选择。所谓品牌矩阵与配置,就是指一个企业旗下拥有多个不同定位和目标客群的子品牌,并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战略规划。然而,雅诗兰黛的品牌矩阵与配置只针对高端消费与奢品消费,储备性开发不足,因此在经济下行与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应对风险能力较差。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共有23个品牌,护肤品牌包括雅诗兰黛、倩碧,奢侈品线有海蓝之谜,彩妆部分主要有Mac和Bobbi Brown,还有去年收购的 Tom Ford,香氛品牌包括馥马尔、祖马龙、凯利安,还有今年刚刚在中国开出首店的Le Labo。分析品牌的定位与定价可以看出,一方面,雅诗兰黛的品牌矩阵过于偏重高端和奢华。无论是护肤还是香氛,都是以高价位和高品质为主要卖点的品牌,主要针对的是高收入和高消费的客群。这种品牌矩阵在过去曾经为雅诗兰黛带来了高利润和高增长,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却面临着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的问题。另一方面,雅诗兰黛的品牌配置缺乏中低端市场的覆盖。雅诗兰黛在中低端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子品牌或产品线,导致了其市场覆盖率和渗透率的低下。这种品牌配置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消费降级和客群流失的问题。例如,在中国市场上,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者预期下降,以及其他中低端品牌的崛起,雅诗兰黛在中低端市场上失去了大量的潜在客户和未来客户。同时,在其他成熟市场上,如欧美等,雅诗兰黛也没有能够有效地留住和培养其原有的客户,因为其高端定位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购买力不匹配。更长期的原因是,雅诗兰黛的品牌矩阵与配置只针对高端消费与奢品消费,导致了其在中低端市场上没有形成有效的转化通道和培育机制。这意味着,雅诗兰黛无法通过中低端市场来吸引和培养新的消费者,也无法通过高端市场来提升和保持老的消费者。这种品牌矩阵与配置的失衡,使得雅诗兰黛在不同的市场层次上都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以雅诗兰黛的老对手欧莱雅为例,“玻色因”作为欧莱雅的专利成分遍布于各个子品牌的产品线,上至奢侈品线HR赫莲娜,中至被欧莱雅收购的老国货品牌羽西,下至巴黎欧莱雅等大众品牌,护肤品中均使用玻色因成分,只不过浓度不同、肤感不一。但玻色因打通了欧莱雅的全线产品,每一次对于“玻色因”的市场教育与心智培养,惠及集团的高端中端低端多个品牌与产品线。网友戏称,“玻色因”保了欧莱雅一世荣华富贵。与欧莱雅相比,雅诗兰黛不仅缺乏大众产品线的布局,还缺失了可以联动打通、将护肤功效宣讲穿透所有目标客群的主推成分,这也就导致失去了中低客群的转化。储备性开发不足、品牌配置失衡的长期困境才是造成雅诗兰黛掉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