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冥想赛道具有不小的想象空间,但当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生意时,“活下来”成为最迫切的问题。
“焦虑”还能带来多少生意?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生活、事业、社会和未来而焦虑。在找寻解压方法的道路上,年轻人们“各显神通”,一个个相关赛道也应运而生。其中,“冥想”正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冥想市场风起
冥想,源于宗教文化,但如今正在成为一种关乎心理健康、正向释压的生活方式。
在小红书上,关于“冥想”有近52万篇笔记,内容涵盖冥想课程分享、心得体会交流、打卡练习等。
冥想的升温,得益于当代人对于身心健康的愈发重视和追求,一部分人看重了冥想作为心理学的疗愈方式的科学依据,开始尝试通过冥想减轻压力、抑郁、焦虑、疼痛和失眠。
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冥想已经成为一项主流的生活方式,风潮早已从互联网圈和科技圈的精英群体,蔓延到普通大众。与此同时,Headspace、Calm等冥想头部品牌收入持续增长,在2020年估值就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陆续进入了独角兽行列。
在国内,冥想虽然尚属小众新鲜事物,不过这门生意近些年也不断积蓄力量。
一方面是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如B站、小红书、喜马拉雅等,有越来越多冥想相关的视频、音频,当中不乏付费内容。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也诞生如潮汐、NOW冥想、FLOW冥想、Heartly Lab等主打冥想的手机应用、小程序,成为藏在年轻人口袋里的“心灵按摩师”。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也盯上了这一赛道,为品牌撑腰。其中,身心健康养成品牌「FLOW冥想」于2021年8月获得由Evolve Ventures和光速中国共同领投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彼时FLOW冥想APP和微信小程序上线不过几个月。而成立于2021年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创新品牌「Heartly Lab」,则先于「FLOW冥想」一步,在同年完成千万级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不难看出,冥想已经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据DataBridge数据显示,全球冥想市场规模在2029年将达到205亿美元。这个赛道,还有许多发展空间。
线下冥想走入商场
从总体上来看,冥想的线上市场要比线下市场更为活跃。但近两年,国内的线下冥想活动、课程、场馆慢慢多了起来,更有不少进入到了购物中心。
10月中旬,「FLOW冥想」的首个线下空间「FLOW心流所」在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落地,其围绕“心灵栖居所”(Receptacle for the soul)的概念,以「张力和方向」为设计主题,运⽤⼤地的⾊调及质朴的光影,在城市中打造⼀⽚静谧的⼼灵场域。
“生存”成为首要问题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