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快速更迭,中式餐饮赛道仍在升温,经历过辉煌与平淡的绿茶餐厅是否还能拿出不落窠臼的新故事。
绿茶餐厅再一次停在了敲钟前,但还是失败了。
始终敲不开上市大门
绿茶餐厅的上市之路可谓是波折不断。加上这次,绿茶餐厅已经是三次递表、两次通过聆讯后招股书失效了。
2021年3月,绿茶餐厅第一次递交了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但该招股书被指出存在多处信息错误,例如出现财务单位矛盾,将“流动负债总额”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等。
同年10月,绿茶餐厅再次递交上市申请,并在2022年3月成功通过聆讯,但到了2022年4月7日招股书再次失效。一天后,绿茶餐厅第三次递交了招股书,并于三天后通过聆讯,没想到时隔6个月会再度失效。
来源:港交所官网
来源:绿茶集团招股书
与此同时,绿茶餐厅至今没有开放加盟,门店全部走直营的重资产模式。这让它的开店成本高于同业,单店投资成本在320万至370万,单店投资回报期在17.5个月,而类似于外婆家这样的中餐馆只需7.4个月,太二只需7个月。
再加上租金、人力等成本,绿茶餐厅采取的运作模式需要资本不间断“输血”。餐饮赛道竞争日益加剧,绿茶餐厅只能在上市路上孤注一掷,如果顺利,说不定既可以解决现金流问题,又能增加抗风险能力,拓宽自身的护城河,挽回下滑颓势。
不过目前来看,绿茶餐厅不具备很大竞争优势,因此,它未能打动资本市场,无法得到认可。
经营陷入困境
来源:绿茶集团招股书
绿茶不再“年轻”
绿茶餐厅掉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些年,越来越多新兴餐饮品牌占据消费者眼球,而绿茶餐厅却被诟病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缺乏创新力、发展缓慢。
绿茶餐厅曾凭借做新式融合菜脱颖而出,像是面包诱惑、绿茶香酥烤鸡等,但这些菜品制作简单、易模仿,早成为各类中餐馆的“通货”。绿茶餐厅的爆款菜品战略,突然就失效了。而相较于专注做地方菜系的其他网红中餐品牌,绿茶餐厅又没有突出优势。
绿茶餐厅也为此挣扎过,这些年不断“卷”出新品。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绿茶分别推出120道、147道和178道新菜,已经达到两天一上新的速度。但推陈出新的关键不在于速度,而是打造深入人心的爆款菜。
这些新菜并没有达到意料中的口碑。在大众点评等网站上,目前绿茶餐厅最受消费者推崇的菜品,仍然是初创时就推出的面包诱惑、石锅豆腐等。谁曾想,十年前的招牌菜竟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
大众点评上绿茶餐厅推荐菜
绿茶餐厅还尝试过在品牌上推新,试图通过子品牌增强抗风险能力。王勤松先是创立西餐品牌Playking,开在北京。两年后,又推出第二个子品牌“关东造”,定位炖菜,并且获得了7063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结果却不尽人意,子品牌们没能为绿茶餐厅的商业版图添砖加瓦。2021年,绿茶餐厅宣布关停旗下所有子品牌。目前,绿茶旗下的餐饮品牌仅有绿茶餐厅一个。
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快速更迭,中式餐饮赛道仍在升温,经历过辉煌与平淡的绿茶餐厅再次来到十字路口,面向资本市场等待时机,焦虑且渴望。而资本市场也正在审视绿茶,看它是否还能拿出不落窠臼的新故事。
8月24日,CBNData历时5个月、携手27家数据研究机构、集合5031位受访者、汇聚100+专家意见、沉淀【23万字】的《2022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力白皮书》正式发售!
此外,扫描下方二维码,还可进入专属社群,领取10元白皮书直减券,解锁群友专享价。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