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露营”在微信指数的热度急升,一度趋近于“王者荣耀”。
五一假期各地的露营盛况,让很多人意识到,“露营”已不再是一项专属”中产阶级“的休闲活动。
网友戏称,疫情之下的假期,有一半人在家跟着刘畊宏跳操,剩下的一半都去了户外露营。
不知不觉,曾经带着“轻奢”标签的露营,已经融入了大众生活。北京朝阳群众在亮马河畔“精致露营”的场景传遍网络,令人啧啧称奇;而西安西汉皇帝刘询陵墓遗址公园中,空中俯拍的扎满帐篷的场景,被网友调侃“上次这么热闹还是在汉朝”。
亮马河畔的“中产”
即便是隔离在家足不出户的人,也在朋友圈里扎扎实实地感受到了露营的热度。
五一假期,北京女孩米静因居家隔离而足不出户,但她的朋友圈里却充斥着天南海北小伙伴们的露营照。
“说半个朋友圈都在露营,一点不夸张。”米静说,深深震撼了自己的,还是北京朝阳亮马河畔的露营场面。“看了网上的照片,感觉挺逗的,有网友把一张世界名画的标题改成了《五月初北京亮马河的下午》,竟然没什么违和感。”
但这一场景的“当代写实版”,却发生在2022年的北京亮马河畔。
亮马河,也被网友戏称为塞纳河亮马分河、北京的泰晤士河,或是朝阳鸭川。随着这一轮疫情管控趋严,北京各大公园不再允许市民露营野餐,人们便将自己假日露营的“最后的倔强”,寄托在了亮马河沿岸。
几米宽的河沿上,铺着各式花花绿绿的野餐布,游客们三五成群,支起小桌和躺椅,有些人带着宠物,有些人还摆上精致的果盘,围坐在旁一顿摆拍,休闲露营的氛围呼之欲出。
年轻的“精致派”露营党们,还将“日咖夜酒”的生活方式带到了“河畔露营”中。
一位网友晒出的露营照里,流淌的河水将前景一套高价咖啡壶衬托得分外显眼。即使低调配文“河边煮个咖啡,看看大爷游泳、钓鱼”,但露营圈人士一眼便能看出,这套咖啡壶由号称“露营界LV”的顶级户外品牌出品,售价动辄过千元。这瞬间为看似平凡的河边露营,又打上了“中产”的印记。
当夜幕降临,精致露营党们呼朋唤友携酒加入“营地Party”。有人在红白格子的野餐垫上支起小木桌,自带的红酒被讲究地摆入冰桶保冷,在桌上小夜灯昏暗光线笼罩下,几个朋友频举高脚杯品酒夜聊,将“精致”两字表现到极致。
不仅是亮马河畔,北京市民还将露营地延展到了街心绿地、小区花园,甚至是自家阳台上。
而传统的“山林露营”,也早已一位难求。“五一出行怕聚集,全家去了北京郊区深山玩。但没想到的是,到了目的地发现路边只要有点地方,就有人搭了帐篷。人们可能都快憋疯了。”北京白领唐夏说。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旅游)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其中,可露营公园的门票销量同比上涨5成,部分城市露营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上涨150%。仅小红书平台上,有关“五一露营”的笔记就超过了6万篇。
大众露营带动“新奇玩法”
2020年被称为国内的“露营元年”。疫情下,出境游遥遥无期,跨省、市出游也充满不确定性。
这让露营这项原本自带“小众”“中产”标签的休闲活动,成为了久居家中人们的一种替代性旅游需求,近两年发展速度惊人。
2021年下半年至今,仅携程平台录入的露营产品数量就增长了近10倍。
“疫情下市场内缩,不能出省、出市,需求推动着大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的旅游业态发展,营地成了风口浪尖,也让我看到了机会。”
80后创业者金木,也是露营创业潮中的一员。本身做户外旅游定制的他,在与客户接触中嗅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自2020年4月拿下第一块营地至今,他经营的51camp品牌旗下已有4块营地对外营业。
“五一假期前两周,营地就已经被预订一空了。”金木告诉霞光社,其中一个较小的营地,预定推文发出不过两小时,订单量就已饱和。
假期露营需求大增,相关装备也一度供不应求。金木说,五一期间露营装备出现了断货现象。自己的营地虽然有成熟的长期合作供应商,但仍然拿不到货。
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露营大军”,多元消费业态的融入,为露营活动增添了新奇体验和社交属性,露营玩法不断升级。
在如今的网红营地,露营体验包含的远不止看风景,或是在户外吃顿便饭那么简单。
深圳白领陆颖,在五一假期前早早预定了两天一夜的独立帐篷露营+瑜伽体验团。到达当晚,她和闺蜜就与其他露营者共同体验了一把“荧光音乐瑜伽”。
所谓荧光瑜伽,首先需要参与者发挥创意,用荧光颜料在身上进行涂鸦。完成创作后,大家带着荧光手环来到夜晚的营地中央,在霓虹灯光营造的氛围中,伴随音乐开始瑜伽练习。而这时,每个人身上先前的涂鸦就会发出绿色的荧光。
陆颖形容当晚的体验“有种原始与新潮的冲击感,有趣且神秘”。
在帐篷中夜宿一晚后,陆颖还参加了第二天一早营地组织的爬山观日出和晨间瑜伽活动。“对我来说是非常棒的体验。在空气这么好的森林中练瑜伽,贴近自然让人觉得身心放松。”
“我第一次真正体验飞盘运动也是在露营地,一帮朋友在草坪上玩得很开心。之后大家围坐在天幕帐篷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吃烧烤喝啤酒,非常惬意。”陆颖说。
小红书《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露营、浆板和飞盘同为“山系生活”趋势,平台上的发布量分别同比增长5倍、5倍和6倍。
而露营地根据所在位置和时令季节的不同,也衍生出更加多样的玩法体验。其中,骑行、钓鱼、冲浪、射箭、观星、采摘等相对传统,而剧本杀、露天电影、荧光瑜伽、飞盘活动等更受年轻人喜爱,也成为不少近郊营地招揽游客的“必杀技”。
热潮中的营地从业者:半年回本
露营热度下,有数据显示,2021年露营产业市场规模达299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
火热的市场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近年,露营行业融资消息不断。仅最近半年,就有多笔资金投入。
营地经营者林南告诉霞光社,他认为营地游轻资产的投入模式,回报周期可能比重资产的民宿或是度假村更短,且露营装备具有可移动性,组合更灵活,未来业态将会更加多元。
林南经营的营地在前期投入上一次性花费了上百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平整、整体规划设计、规整草坪、搭建帐篷基础平台以及购置第一批装备。相对前期投入,后期投入就少得多,钱主要花在更新陈设布景和提供营地服务上。
林南算了一笔账。拎包入住的帐篷售价千元左右,营地一整套精致的帐篷布置价格约为5000元。帐篷一般的更新周期为6至8个月,但保养得好能用1年以上。这样算下来,部分营地的一整套露营装备成本,可以低至400余元/月。
林南认为,露营热潮下,如果能控制好经营成本,利润“还不错”。目前,他的营地在开业半年后已经“回本”,而他正计划进一步拓展更多营地。
虽然身处行业热潮,但林南也很清醒。对他来说,营地发展如火如荼,但由于相关法规仍不完善,营地经营面临不少压力,个中坎坷只有自己知道。“而且没有一个产业会一直走上坡路,我们也要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金雨认为,疫情推高了露营的火爆,但这不应该是露营成立的根本原因,只是短期加速了大家的认知。疫情终会过去,虽然露营的热度会慢慢恢复正常,但需求是持续存在的。从投资者的角度,他并不寄希望于近一两年靠短期流量红利大赚一笔,而是应打好基础,对营地基础设施、服务和内容进行长期且独具运营优势的维护。
本文转载自霞光社(ID:Globalinsights),已获授权,版权归霞光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CBNData行业社群会员免费招募啦!
人脉拓展 资源对接 情报分享 影响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扫码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