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做亚马逊的,九个都在刷单,还有一个被封号之后再也不敢刷了。”炒过比特币、卖过电子烟的Tina如是说。自从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她已经在外贸圈子里打拼了多年,最终选择在跨境电商行业落脚,在过去两年内完成了一次在玩具出海赛道的“快进快出”,并逐渐转型为出海方法论的输出专家和KOL。在广东的澄海玩具产业带,“出海”并不是一个性感的概念,而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生意,早在1995年,玩具制造就已经成为澄海的支柱产业,出口额近1亿美元,“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大工厂和小作坊,就算是几十人的家庭小产线,他们做外贸生意也已经十几年了,不少老板不仅在中国有厂子,有的还在东南亚建了生产基地。”但时钟拨到了2020年,在过去两年全球供应链阻塞,中国一枝独秀的大环境下,“出海”对于中小玩家而言是一个轻量化建设品牌,减免渠道分成的“弯道超车”机会。这种玩法能帮助一只在拼多多上9.9元人民币两只包邮的小跳蛙,漂洋过海到美国亚马逊卖出每只20美元左右的高价,剔除各种成本,毛利率可以做到30%。受疫情影响,居家益智类玩具全球热销,根据美国玩具协会(The Toy Association)的数据,积木(Building Sets)是2019至2021年美国销量增长最快的玩具品类,澄海有大批玩具工厂开启相关生产线,积木的主要原材料ABS塑料进货价格也从2020年的8000元/吨,涨到了2021年的15000-16000元/吨。但从2021年“黑五”开始,再到疫情爆发的2022,不可预估的毁单风险频发,情况开始急转直下,除了“各种成本”纷纷激增,“出海”的大门又缓缓关上了,顽强生存下来的澄海小作坊们又逐渐回归传统的“外贸”模式,大工厂主们则戴好口罩,纷纷前往东南亚“督战”建厂进程,试图继续参与到全球产业链恢复的新一轮机会当中,分享当地每月近50%外贸增长的红利。1998年广东起家、2010年大规模越南建厂、2022年即将赴港上市的GFT国际,是多美、孩之宝等国际大牌的供应商,全球七大全球玩具品牌中的四家都是其客户,除了自建厂房,GFT还在越南分别以36%和25%的持股比例,投资了GFTU海阳和SDV海阳两家工厂,以增加灵活性和按需调整生产。在澄海玩具带成千上万的家庭小工厂喝汤的时候,躲到越南的华资企业GFT才是吃肉的大佬,虽然也暴露在疫情风险下,但在2020年的短暂低潮之后,它过去三年营业额总计上涨30%以上,利润更是翻了三倍。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一度被困在澄海的Tina则已经转向小家电赛道,她告诉营销娱子酱:“现在国内入局的人,必须回归商业本质了。”
而到了具体的销售环节,“十个亚马逊中国卖家,十个都在刷单”在Tina看来并非虚言,因为在亚马逊大规模封号之前,这个平台的算法决定了只要迅速把销量和评论刷上去,就能“白嫖”不少流量,而整体营销成本可以控制在10%以下,这也让整个行业形成了强烈的流量依赖,在平台监管的强硬打击下失去还手之力。Tina是较早做好两手准备的卖家之一,在封号之前就着手搭建独立站,尝试从选品模式转向品牌打造,分别为自己的派对水枪和积木设计了官网、logo。但事实上,独立站也并非从零开始的“真独立”,而是早有人做好了“卖铲子”的准备。只要利用好提供全套建站服务Shopify,再加上“美国支付宝”Paypal,任何出海卖家都可以迅速建起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独立电商网站,“建站”的生意甚至养活了一大批身在中国的代理服务商,这也是Tina使用的套路,“在深圳做这个,你发个朋友圈就能搞定”。随着独立站越来越多,Shopify已经被亚马逊视作最大竞争对手之一,后者近期上架了“Buy With Prime”功能,允许Shopify以外的其他建站服务商接入他们完善的支付和配送系统,而强大的配送和仓储系统正是亚马逊最大的全球优势之一。像Tina这样刚入局的玩家,前两年只要从产品库里拿出一把“微创新”的水枪,通过双管齐下的营销渠道,加上前两年全球供应链阻塞,中国风景独好的竞争优势,辅以玩具出海初期的流量红利,就可以用100人的团队和一条定制产线做到年营收1亿到2亿,坐收30%的利润,而这也只是Tina口中的“中小型”规模。至少在2020年和2021年,玩具出海造富,并不是一个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