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已成共识,而要想讨好年轻人,“潮流”这块蛋糕不可不争。
在得物的一条动态里,徐老师身穿橘色中式上衣,搭深棕迷彩裤和同色系CLOT×Air Jordan联名球鞋,一张娃娃脸在脏橘色双马尾映衬下愈显幼态。
下面粉丝评论道:“又美又飒”“看着有点像景甜”。
徐老师的主页标记着“潮流主持人”“KOL”的标签,是得物官方认证的穿搭达人。入驻得物近5年,徐老师积累了222万粉丝,在得物已是顶流博主。
得物博主崛起的背后,是潮流文化的普及。
据《2019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90后、95后和00后已经成为潮流市场的主力军,消费规模占到总体规模的80%。
年轻人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已成共识,而要想讨好年轻人,“潮流”这块蛋糕不可不争。
如今,同样诞生于上海的两大种草平台——得物和小红书纷纷下场,互抢市场,拓展壁垒。
诸多迹象表明,二者的潮流圈地之争已成事实,而谁又能成为首个社区+电商模式的探索者?
新星得物
2020年夏天,距离“时尚之都”上海1500公里外的内蒙古赤峰,幼教小野第一次在小红书上发了一组自己的生活照。
照片中,2001年出生的女孩显得稚嫩乖巧——白色短袖衬衫搭配紫色JK短裙,一袭黑色长发,青春洋溢面带甜美的微笑。
小野配文“对着单元门的反光玻璃臭美”,这组照片拍得随意,但在半个月之间,小野涨了2000多的粉丝,“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那篇笔记能火”。
小野原本在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读高中,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但疫情的到来打乱了节奏,等待留学的小野在家乡赤峰当起了幼教。
当幼教的1年间,小野不断在得物和小红书上发自己的照片。2021年年初,小野辞去安稳的幼教工作到了上海,彼时小野已经在得物积累了近4万的粉丝。
因为内容优质,得物官方邀请小野进潮流博主群,在群里小野认识了很多博主,品牌邀约也越来越多。小野自觉与其漫无目的的当上班族,不如把热爱当事业,“我发现我好像不用找班上了”小野说道。
有调查显示,早在2019年Z世代人群人均年度时尚总花费高达51260元。此时,Z世代已经步入职场,他们拥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和消费决策。
也是在这一年的4月,毒(此时“毒”还未更名为“得物”)刚刚完成新一轮的融资,估值已达10亿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球鞋转卖平台;4个月后,毒APP入选入选“2019年中国互联网成长型企业20强”,一时风头无两。
Z世代消费红利的到来和得物的快速发展,正是小野们能够全职做潮流博主的重要因素之一。
潮流博主小铁锤每个月都会收到品牌方寄来的衣服,“一个月大概能收到100多件”。如今,小铁锤在得物上有26万粉丝,在众多潮流博主中属于腰部级别,这个成绩他只用了一年多。
小铁锤的视频风格明显,每期视频都会打上“国潮开箱”“潮流手表开箱”“宝藏鞋款”的标签。打开视频,小铁锤的身后是一堵“鞋”墙,长相清秀戴黑色贝雷帽的他,以极快语速分享自己的穿搭心得。
早在大学时期,小铁锤便开始关注时尚博主,此后做过时尚买手,并在知乎做穿搭和球鞋分享。
球鞋领域,几乎是男性潮流博主的天下。而面容姣好,身材凹凸有致的徐老师,正是极少数通过球鞋,在差异化竞争中突围的女性潮流博主。
2017年初秋,还在浙江某市做电视台主持人的徐老师,玩起了得物。一开始,徐老师给自己的定位是做时尚主播,“但是时尚这块已经很饱和了,女生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当时,徐老师是女性中少有的球鞋爱好者,“我自己收藏了很多的球鞋,放着也是放着,就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球鞋穿搭”,由此,徐老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潮流。
作为得物最早一批入局者,徐老师几乎见证了得物的崛起。2017年,得物交易功能正式上线,推出鉴定+售卖的模式。彼时,“这鞋过毒了吗?”是圈内“黑”话,得物鉴定成为潮鞋圈的护城河。
两年后,靠球鞋分享和中性风穿搭,徐老师在得物获得近百万粉丝,她辞去了电视台主持人的铁饭碗,做起了全职潮流博主。
圈地之争
2017年,伴随着溽热的暑气,一句“你有freestyle吗?”火遍全国。
这句网络热词,来自当年现象级国民网综《中国有嘻哈》,Jony J、Gai、艾福杰尼等一批地下说唱歌手开始走进主流音乐市场,受到更多年轻人的追捧。
看准年轻市场的爱腾优三大平台纷纷下场,推出街舞、说唱等网综。潮流文化的狂欢由此点燃。
随着嘻哈文化的崛起,小红书与得物之间的“抢人”大战也拉开了帷幕。对此,小铁锤记忆尤深。“他们都是根据综艺来拉人”,哪位选手火邀请哪位入职自家平台,并配以话题炒作和线下活动。
多位潮流博主表示,得物与小红书之间的竞争在2021年尤其明显。“得物在挖小红书的人,小红书也在挖得物的人”,这已是圈内的共识。
但某潮流主播表示,“小红书的博主未必会做得物,但是得物的博主基本都会做小红书。”
背后的原因,源自收入。
小铁锤直言他几乎不接得物的单,因为“推广单价格太低了,非常像拍淘宝买家秀”。在得物,除去每天的现金激励,小铁锤几乎没有收入可言。
小野做全职潮流博主不到一年,但对于如何得到品牌方的青睐,她早有经验——“粉丝卡的是你的上线,出图质量和流量卡的是你的下限”。在小野看来,粉丝基数、出图质量和流量缺一不可。
为稳定拍摄质量,小野找到了几个长期合作的摄影师,“摄影师比较稳定,价格是谈好了的”。和小铁锤不同,因为在得物的粉丝数远高于小红书,小野的主要收益在得物,光是探店这一项,得物的一次合作便是小红书的四倍。
有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社交电商用户数逼近7.73亿人,而市场规模也有 30000 亿元。同时,据《2019年社交电商白皮书》显示,促使社交用户在移动社交应用内购买产品因素中,朋友或网友的分享推荐占到了61.4%,未来占比将更大。
社交电商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像小野这样粉丝基数较少,但仍能促进消费行为的KOC来说,仍受品牌方的青睐。
谈及二者的局限,身处其中的潮流博主们有自己的看法。
今年8月,小红书上线“号店一体”,再次搭建电商交易链路,尝试跨越社区生态的门槛。但某位长期入驻小红书的潮流博主表示,虽然小红书电商一直都有,但自己并不习惯在小红书上购物,“大家都习惯在淘宝上买东西”。
而另一位潮流博主则直言,得物仍在成长当中,二者并不处于一个阶段。“小红书不管是知名度还是用户黏度都远高于得物”。
客观来看,得物和小红书各有壁垒需要突破。
成立于2013年的小红书,早在发家伊始便以聚焦生活方式的内容社区为核心,此后几年小红书积累了大量女性用户;而晚于小红书两年成立的得物,最早脱胎于知名男性网站“虎扑”,成立之初便聚集了大批男性球鞋死忠粉。
徐老师深感用户画像迥异,在得物徐老师多分享中性风穿搭、球鞋硬核开箱等内容;在小红书则会发布甜酷穿搭、美妆等内容。
2021年,得物和小红书大造声势——小红书发起MCN男性内容激励计划,吸引大批男性内容创作者入驻;而得物则将商城列表扩展到美妆、箱包、潮玩等品类。
二者的潮流圈地之争已然十分明显。
“有竞争就说明有市场,良性的竞争肯定是一件好事儿”徐老师不无乐观地说道。
战争伊始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得物与小红书的潮流之战,也在2021年拉开了帷幕。
2021年2月,小红书内容官方账号“潮流薯”上线;3个月后,“潮流入侵计划”正式启动。潮流文化正式以体系化的内容品类出现,从线下展览到扶持潮流主理人、潮流博主,小红书可谓雄心勃勃。
等到下半年,得物先是推出“视频MCN激励计划”,鼓励站外内容创作者入驻,粉丝数高于500的达人,入驻首月便可获得60万的流量扶持。未来一年,得物预计将投入3.2亿现金和200亿流量。如此大规模的扶持,多年难见。
在得物,小野算得上是较早一批的入局者。但伴随潮流文化的崛起,竞争也在加码。
谈及做潮流博主的难点,一向直爽的小野叹了口气。
“我经常讲做这行,你的输入永远跟不上输出”,为了给粉丝新的东西,小野一个月至少要换二、三十套穿搭,每件单品鲜有重复。“搭出来的衣服,基本不会在我们身上出现第二次”。
闲暇之余,小野需要看大量的时尚杂志和大牌秀场,学习别人的穿搭方式。
以小野切身的经验来看。相比粉丝与流量,得物更注重内容优质与否。“那些粉丝很少但质量很高的博主,得物都会帮忙推”。也正是基于此,小野对得物的转型持乐观态度。
但如果以潮流博主的收入为衡量标准,小铁锤的预测则显得更为客观。争夺潮流话语权的另一面,是抢人之战。从得物的报价反馈来看,即便已是腰部潮流博主的小铁锤,在得物能拿到的报价也远低于小红书。“在小红书,我两、三万粉的时候,接到的报价都要比(现在)得物的高”。
这场潮流之争虽远未结束,但对于像小野这样的潮流博主们却是难得的机遇。
2021年最后一个月,小野尝试了小小的转型,将更多精力放在视频上,“视频更灵动”,毕竟如今是短视频的时代。
她在得物的粉丝以每周1000人的速度缓慢增长,但随遇而安的个性,让小野保持着沉稳的状态。“我喜欢做这个事我就做了,赚不赚钱在我看来并不重要”。
本文转载自未来商业观察(ID:futureob),已获授权,版权归未来商业观察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