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备案骤降75%,美业陷入“新品荒”

上新进入缓滞期。

李静怡化妆品观察2022年2月22日

上新进入缓滞期。

进入2022年,国产化妆品上新节奏明显放缓。

美丽修行大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有13999条国产化妆品备案数据,较之2021年同期的55978条新品备案数据,减少了41979条。

与新品备案速度同步放缓的,还有国产美妆品牌们的上新速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数个头部国产美妆品牌在天猫旗舰店上新数量均不超过5个SKU。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落地对新品备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成本提高、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国产美妆品牌备案以及推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有人直言:“国产美妆行业2022或将出现‘新品荒’。”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新品备案同比减少75%

国产化妆品上新节奏放缓,最先体现在新品备案骤减这一点上。

如前文所述,根据美丽修行大数据,2022年至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共有13999条新品备案数据,同比减少75%。

整体数据减少,各个化妆品企业的新品备案数量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例如,2022年1月1日至2月18日期间,某国产头部护肤企业的新品备案数量为0,去年同期这一数量则为13条。

这一情况同样发生在上游代工厂中,同一时期,去年备案数量多达140条的某头部ODM/OEM企业,今年仅有37条,锐减74%。

国产彩妆品牌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以来,某新锐彩妆品牌无一新品备案记录,而去年同期,其备案数达40个。

除了备案减少,进入2022年,国产美妆品牌上新速度也明显放慢。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1日至今,除了自然堂在其天猫旗舰店“新品”一栏中展示了5款新品,大部分头部国产美妆品牌的天猫旗舰店展示的新品数量均不超过3款。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品牌今年推出的这些新品,无论包材还是形态,大多是在以往产品基础上的升级迭代,均未表现出太多“新”意。

例如,今年1月,某国产一线品牌推出年度新品——某VC安瓶精华,无论在包材模式上,还是在成分上,均与品牌此前推出的产品有相似之处。此外,不少品牌推出的泥膜、防晒喷雾等新品,也均未有大突破,价位上与之前也基本一致。

广州尊伊化妆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来成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推出的新品数量不足5款,“往年效率比较高的时候,一天之内上新的sku都不止5个”。

国产护肤品牌芙清&芙清密钥创始人巩军华也告诉化妆品观察:“今年以来各品牌主推的还是以往的大单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出现的爆品在减少。”

“不少企业为了保证2022年正常有新品推出,会有意将计划在2021年就推出的部分新品延迟到2022年才面市,”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新品会有点像‘新瓶装旧酒’。”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减缓新品开发,或是一种自保”

实际上,新品备案进入缓滞期早已有迹可循。

新规的影响,导致备案周期拉长、成本增加,是导致备案上新慢的最大原因。

2021年5月,随着《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等配套法规落地,导致国产美妆注册、备案难度陡升,当月,就有业内人士表示:“自5月1日以来,公司没有一款产品备案成功”。

“新规导致的备案速度减缓,原因之一是由于功效检测报告耗时较长”,巩军华认为,功效检测报告耗时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导致,其一,不同功效检测耗费的时间不同,功效越大,耗时越长;其二,如今各品牌扎堆排队,检测机构一时忙不过来,也就延长了功效检测报告的出具时间。

同时,新规对于提供“原料报送码”的强制要求,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了影响,陈来成表示:“新规落地了,但是与其配套的一系列设施还没落地——对于一些基础原料,很多工厂不愿意获取原料报送码。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寻找替换原料或选择其他原料供应商,导致原料成本提高。”

此外,新规对新品备案的质量安全负责人、产品配方等诸多方面都提出要求,也加大了企业备案的难度,减缓了新品备案速度。

新规对新品备案数量的影响,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在一期一会创始人老文看来,2022年新品备案下降,其实是因为很多企业抢在“功效评价依据”落地之前进行了大量产品备案。

本土美妆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也是备案上新减少的另一原因。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大牌能够依靠某款大单品实现业绩长效增长,绝大部分的国产美妆品牌实际上是靠不断推出新品来刺激消费。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些快节奏推出的新品大多如昙花一现,“所以当整个市场环境开始变得动荡时,减缓新品开发的速度,其实也是一种自保”。

老文也认为,行业竞争加剧,相当于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批不是那么规范的公司可能就直接放弃新品开发了”。陈来成更是直言:“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一些小公司撑不下去。公司减少了,备案的新品自然也就少。”

“不过开年新品上新数量减少这个问题,其实是有行业生产延误因素的”,巩军华表示,工厂会比一般企业提前2周休假过年,也会晚2周左右复工。

优质功效产品亮相创新展8年沉淀,护肤科技进入“太空2.0时代”研发实力做支撑

“还将持续半年之久”

备案、上新速度减缓已成为既定事实,不少美妆从业者预判,这一情况至少会持续半年之久。

大麦星球联合创始人及高级数据分析师何婉莹认可这一判断,在她看来,待行业、品牌适应新规的变化后,情况会有所好转。

陈来成对此则不甚乐观:“整个2022年上半年应该都会是这种状态,下半年情况是否会好转,还有待观望。虽然说现在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整个大环境都不好的时候,身处其中的企业也难以得到大的发展。”

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除了遵循企业既定价值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不少美妆企业也已展开“自救行动”。

对本土美妆企业来说,进一步做好市场洞察更加重要。

纽西之谜集团董事长刘晓坤曾公开表示,正是因为洞察到消费者既要天然又要功效的心理,2022年,纽西之谜会进一步提升产品功能性,也会上新更多高端品牌。

对芙清来说,由于2021年的新品开发计划仍在进行中,所以目前芙清的上新频率和去年同期相比并无大的改变,但当新一轮新品开发计划展开,“品牌会担心错过市场机会。所以在做新品开发计划时,我们也会做好更多的基础配方储备,同时要花更多精力去进行前瞻性市场洞察”。

“我们会做好未来1—3年可能的上新计划,这样就可以指导今年要在原料、配方、测试上做什么准备工作。其次就是增加产品配方储备,做好前期测试,搭建产品库,这样即便短期内有些品无法推新,但只要有需求了,我们就能迅速从产品库里调品上市。”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也是不少企业的发展新方向。

陈来成告诉化妆品观察,在坚守美妆产品业务之外,得益于既有的配方及技术优势,广州尊伊化妆品有限公司也开始涉足二类医疗器械领域。同时,公司与其他全球性企业联合,生产具有特色的新产品。

在巩军华看来,如今的上新放缓,未必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国产美妆行业会更加规范和良性。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阵痛过后就是繁荣。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增长还有极大的空间,随着市场需求、监督规范、企业自身的提高,发展必然是更好的”。

 

本文转载自化妆品观察(ID:pinguanjun),已获授权,版权归化妆品观察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10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