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如今的情人节,正在变成一种无聊的负担。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如今的情人节,正在变成一种无聊的负担。
情人节原本代表浪漫,鼓励大家表达爱意。但因为表达方式变得模式化,浪漫不再独一无二。
媒体、平台推荐和品牌广告用攻略不断轰炸你,告诉你在这一天该买什么、吃什么以及如何表现。大家参考雷同的攻略,过着相似的情人节:
提前准备好完美的浪漫礼物和烛光餐厅,还有时间精力的话可能看一场电影或演出,回家后选几张精心美化过的照片,然后在文字框输入“♥”“不管几岁爱情万岁”或者别的什么甜蜜语录,最后点击右上角的发送键。
因为模式雷同,大家在朋友圈、小红书和微博上也只能晒出相似的照片,共享相似的餐厅、礼物和滤镜。
可即便情人节已经如此无聊,很多人还是不得不参与进来,把它当做爱情的义务。毕竟,在一片充斥着粉红爱心的氛围中仍保持冷静,难免担心被另一半怀疑爱情的诚意。
在消费主义和社交平台的轰炸模式中,情人节如何能过出新意?单身人士除了吃狗粮,还可以怎样欢度佳节?我们采访了18位跳出模式的年轻人。
约会
“约会”,顾名思义是约定会面。要彻底地打破约会固有模式,那就不要会面。元宇宙改变生活,从改变约会开始。
2019年的情人节,当时还是异地恋。于是男朋友陪我在“和平精英”里坐了一下午的热气球,一起浪漫比心。虽然他并不喜欢玩这个游戏,还总是抱怨稍微玩一会儿就会眼睛疼。
今年情人节正好是过年期间,我跟对象异地恋没法见面。于是就在游戏里面约了会,拍了照,一分钱没花,俩人还挺开心。
我在上海,他在新疆,正常情况下比我晚起俩小时,也晚睡俩小时。于是经常出现早上等他起床、晚上等他回家的局面(情侣的共进退仪式感)。今年情人节,他答应我早点回家,跟我一边视频、一边看同一部电影。
礼物
DT财经前些日子的调研显示,7成人收礼时最在意对方的心意。但如何更好地表达心意是一门玄学,尤其是可支配收入进入新的台阶后,只买贵的也显得有些敷衍。年轻人的有效送礼哲学,在于靠创意和不给对方带来负担感的劳动,达成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消费
年轻人深知,消费主义是导致情人节变得无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消费陷阱面前,过节没那么重要。可以单纯为了逃离消费不过这个节,也可以把它过成一个消费节。
单身
我的出租屋,离我暗恋的小男生的公司只有不到一站路,但他不知道我住在这儿。情人节那天,我打算下午请假半天,先回家打扮一番,再去他公司楼下“偶遇”他。我都打听好了,那天他们肯定准时下班。
我做了两手准备。Plan A是和一位长期固定发展的对象约会,Plan B是其他随机非固定关系的男性,目前Plan B也有几个候选人,就看谁最后中标。反正我会先画好妆坐在公司,总有人晚上会约我出去玩。
如果是跟Plan A出去玩,娱乐活动就是散步;如果是跟Plan B,而且又是第一次见面的话,下班以后先去吃个饭,看看眼缘,再考虑考虑要不要去他家或者来我家。而且我不打算过214,准备过215(2022年元宵节)。
望周知,元宵节才是中式情人节。
本文转载自DT财经(ID:DTcaijing),已获授权,版权归DT财经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