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星座营销过时消失了,不如说是品牌营销在进化。
你是什么星座的?
求职、婚恋、初次见面的寒暄……不知从何时开始,星座文化开始影响我们的社交生活。知道对方是什么星座,就会自动匹配星座所代表的性格,在心中有一个基础画像。有时,吸引彼此,有时,却成了一道“门槛”,因为“我们星座不合”。
那么,你相信星座吗?很多人被星座的有趣神秘所吸引,甚至引以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许多年轻人从星座中寻找话题与共鸣,与相同星座的群体“抱团取暖”,寻找归属感。
有需求,就有市场,理论上是没错的。不少品牌嗅到了营销契机,将星座和营销关联在一起,期望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前些年的星座营销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浪,但却未能成为长期的营销利器,星座类内容也逐渐归于平淡。
随着@陶白白Sensei 星座命理的走红,星座垂类内容的发展迎来了转折,愈加火爆。相比之下,星座营销模式却似乎已然”消失“。
星座营销,文化与创意的结合
说到十二星座,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贴上了“外来的西方文化”的标签,许多人以为星座文化是近代开始流行起来的,其实据已有资料记载,十二星座最早传入中国是在隋唐时期。

随着文化的交融与进步,人们对星座的接受程度在不断提升,星座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一些品牌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如台湾伊莎贝尔的十二星座求婚广告片以及杜蕾斯十二星座创意视频等。
星座营销的辉煌时代

1.产品包装的焕新
2.自带社交属性
3.提升销售转化
曾经无往不利的星座营销,消失了?

去年,法国女装品牌Jacquemus看准了全世界人民对于星座的莫名热爱,在2021秋冬系列中为12星座精挑细选出了最适合的一身。发布到海外平台瞬间成为爆款,直接喜提25万点赞的高数据。
现实生活中,星座营销未曾消失,依然有许多品牌、商家推出星座情侣配饰、星座符号巧克力、星座水杯等等,十分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星座营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营销、心理化营销,切中了年轻群体对自己星座信息的关注、愿意为自己星座买单的消费心理,既满足了消费者在星座文化中的身份认同感,又获得了不错的效益。
但随着Z世代消费群体的加入,他们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个性化以及附加的情感价值,消费趋势变化愈加明显。星座营销,如果品牌只是简单地将星座文化与产品进行结合,显然是与当今的消费趋势“背道而驰”,很难达到理想的营销效果。从星座内容的火爆程度来看,星座营销是在传播星座文化,搭建与用户沟通桥梁的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至少从目前看,星座营销并未过时!
与其说,是星座营销过时了、消失了,不如说是品牌营销在进化。
在进化的过程中,品牌想要达到品效合一,需要先回归于产品本身,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立身之本。耐心地“聆听”消费者的声音,通过社交平台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输出带有品牌文化、多样化的优质内容,辅以多样化的创意玩法,不断积累品牌社交资产,让用户对品牌”了解并信赖“,或许才是品牌获得用户认可的”正确姿势“。
同质化的营销手法很难盖过前浪,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未尝不是好事。品牌营销的进化之路上,永远都有问题和难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营销一直在升级进化,从未怯于变化。
本文转载自TopKlout克劳锐(ID:TopKlout),已获授权,版权归TopKlout克劳锐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