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店,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撬动最多的流量?
在天天发愁营业额的淡季,抖音上有家店因为“天天下雪”火了。
这家店11月份试营业,买了台造雪机,每天花费几十元的成本,就能引流400多人,首月营业额就突破60万,带火了一条街的生意。
开一家店,如何用最少的成本,撬动最多的流量?我专程去这家店一探究竟。
一台造雪机,引爆一家店,带火一条街
淡季开业,没想到它在12月意外走红:爆点来自于“天天下雪”。
上周在抖音上,还未迎来初雪的郑州,这家雪花飘飘、场景唯美的店,吸引了大量小姐姐前去打卡,“雪中撑伞照”也成了在小红书的高赞贴。
符晨晨算了一下,新店开业一个月,每天营业额都能超过2万,首月的营业额超过了60万,门店累积的会员数量达到了2万。
在社交平台上,一位住在附近的顾客评论,“一家店带火一条街,三四年了,这街上都没有这几天人多。”
“已经收到了三四个商场邀请入驻的橄榄枝。”符晨晨说。
这家意外走红的门店,仅仅是因为“下雪”吗?和符晨晨深聊2小时,我发现其开火一家新店的7个方法。
新店开业的7个“爆红思路”
从早晨&日尝的案例中,我发现,对于新店开业营销,至少要学会2个原则“药不能停,药量不能减”,为什么这么说?
1. 开业当天,“爱马仕+苹果”吸引到店
符晨晨虽然是第一次开店,但因为之前做过8年烘焙讲师,已经熟悉了线下门店的生意逻辑。
因此,营销从开业这天就开始了。开业当天,符晨晨在店门口摆放了一台扭蛋机,买来“爱马仕丝巾”和“苹果手机”作为大奖,在商业街摆放展架、朋友圈、抖音发布消息,吸引大家到店扭蛋抽奖。
2. 紧接着,充气熊猫到学校门口“揽客”
开业过后,符晨晨看到门店50米以内有家私立小学,相当于当地“贵族学校”,客群和门店很精准。
于是她定购了一套充气版熊猫,每天在学生放学的时候,让熊猫到学校门口“营业”,招揽小朋友。
3. 第三步,买来造雪机,“天天下雪”
造雪机其实是这家店的第三个活动了,因为每年的第一场雪,都会刷爆朋友圈,所以符晨晨就希望在圣诞来临之前,能不能策划个“下雪”的活动。
她开始搜索机器、搭建场景,“最便宜的造雪机一千多,但不能只有雪花呀,还得有拍照的场景。”
于是她又购买了高低不同的圣诞树,加上木质桌椅、透明雨伞、彩色灯带等道具——偶像剧中女主角的唯美雪花场景,在店门口配齐了。
4. 爆点不能停:圣诞老人爬墙助攻
只下雪就可以了吗?对于脑洞大的老板来说,门店的引流爆点必须一个接着一个,不能停。
12月中旬,圣诞节的氛围已经来了,符晨晨偶然看到“圣诞老人爬墙”的消息,全国有很多店,都在用“爬墙的圣诞老人”吸引打卡。
5. 哈雷摩托+热红酒,在门口“摆摊”
圣诞老人上墙没几天,上海街头的热红酒又火了,热红酒摆摊一时间在一线城市成话题。
符晨晨马上联系了做红酒的朋友,建议他到自己店门口“摆摊”,还专门借了一辆哈雷摩托车放在红酒摊后面,营造街头机车的酷炫感。
6. 集齐6个第一,吸引大批打卡尝鲜
对开店来说,“第一个推出XXX的店”,也是引流的重要噱头。
仔细看这家店,除了引流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它还集齐了当地的6个第一名。
比如当地“第一个天天下雪的面包店”、“第一个ins风蛋糕店”(指的是ins风设计的蛋糕甜品)、“第一个卖牛排包”、“第一个热红酒摆摊”、“第一个爬墙的圣诞老人”。
7. 超模+明星,每款产品都有一个记忆点
产品是1,营销是0,营销能把人吸引过来,但如果产品没有记忆点,就是“花钱请消费者来踩雷”。
因为在烘焙饮品行业从业多年,符晨晨在做产品上也很有思路。
比如,她很注重照顾女生的“小心思”,每一款甜品出品时,都会配上一张卡,卡片上用精品咖啡风味轮的方式,介绍这款产品的口感要点,食材原料等,让顾客吃得明白,也为其发朋友圈准备好了素材。
还有周边产品的设计,符晨晨自己设计了2个手提袋,一个是纸袋,一个是毛毡包,纸袋没有做成常规的竖型白色袋子,而是做成了类似潮牌的横版手提袋,很适合出街拍照。
建立会员系统,把人留下来
符晨晨告诉我,其门店已经建立了会员系统,积累了超过2万的会员,以后也会针对这些会员做私域营销。
如何突破第三次成交的壁垒,培养出顾客的消费习惯,靠的是门店的基本功,产品、运营、服务、QSC、社群运营等等。
在选择如此丰富,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一家店要想长久存活,要在没有短板的前提下,找到自己和顾客独特的链接点。
“天天下雪”,就提供了一个好思路。
本文转载自咖门(ID:KamenClub),已获授权,版权归咖门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