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被大众接纳的地域速食粉面,靠的是更普适的口感,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在正宗和改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富有特色的同时,扩大消费人群。
「今天吃什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永无止境。
而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天猫上线了一键分享购物车的功能。大家的购物车中,也不乏各地特色美食,尤其是各类速食粉面。
得益于工艺的进步和物流的发展,螺蛳粉、酸辣粉、红油面皮等等,走出了自己的故乡,甚至已经速食化,走入了每个人的家中。
那么,在众多地域速食粉面当中,谁才是王者呢?我们从知名度、电商销售情况和消费者反馈,来综合探究一下。
知名度
地域粉面要走出自己的故乡,首先得让别人知道我是谁。
从社交平台的热度趋势来看,可以发现,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开始后,大家对于地域粉面的热度迅速上升,可以想象,居家隔离的你,是不是也在微博上疯狂搜索,在家能买到什么好吃的。
而话题性爆棚的螺蛳粉,热度可以称得上是起飞了。但是更令人诧异的是,在21年9月的热度,甚至还超越了疫情期间的峰值。
那么大家在社媒上都在讨论什么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热度最高的帖子都在说什么。
在热度最高的的抖音平台上,与螺蛳粉相关的热门内容,多是一则猎奇新闻,也恰好是21年9月发布的。
在微博上讨论重庆小面的,都是某明星安利家乡美食,粉丝疯狂控评。
在小红书上讨论热干面的,多是武汉旅游攻略。
在B站说新疆炒米粉的,多是探店和吃播,这才是和食物的色香味直接相关的。
由此可见,高热度内容是否都和食物口感直接相关,答案是否定的。对热门内容的讨论是否突破了圈层,也难以得知。
再者,如今的地域美食,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替省份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比如在郑州洪水期间,就曾有热搜词条 #胡辣汤挺住啊热干面来了#,这与热干面本身没有太大关联。
既然如此,除了统计热度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这些美食本身究竟出圈了没有?
我们不妨来看看用户画像,都是哪些地方的人在讨论这些粉面。
但这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网民较为活跃的北上广和江浙的朋友们,一直在前排呆着,似乎并不能体现差异。
因此冰山君引入了一个指标,TGI指数(Target Group Index),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范围内的偏好。
以广东的车仔面为例,社交平台上讨论车仔面的用户占所有用户0.68%,而讨论车仔面的广东用户占所有广东用户2.15%,广东用户对车仔面的偏好,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此时的TGI,则为317。
因此,以100作为TGI的平均值,TGI越大,这个地区就有越多朋友讨论这个粉面,接受程度越高,反之。这个指标的好处在于,能发现网民不多的地区,他们的接受程度如何,比如香港用户对车仔面接受得非常广,而宁夏用户则闻所未闻。
那我们再来回顾这18种地域美食,就会发现有不少热度没那么高的粉面,却悄悄占据了吃货们的内心,比如排名第三的新疆炒米粉。
具体来看新疆炒米粉的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新疆的TGI超过了200,占据了绝对主导位置,但其他地区的接受程度也不低。
所以在本轮知名度中,胜出的是酸辣粉、螺蛳粉、新疆炒米粉、担担面和红油面皮。
电商销售情况
大家知道了这些美食,下一步就应该是买买买了。因此冰山君统计了天猫平台上地域速食的销售趋势。
从销售额来看,螺蛳粉牢牢把握着头把交椅,酸辣粉和红油面皮虽然远不及螺蛳粉的辉煌,但当个第二三名,也是毫无疑问的。
从同比增长来看,鸭血粉丝异军突起,将其他粉面甩在后头;新疆炒米粉、猪油拌粉、南昌拌粉稳坐第二梯队,兰州拉面也非常危险地越过了平均值。
至于其他粉面,仍然在角落里互相撕扯,暂时还看不出谁会成为下一个明星。
消费者反馈
那么,为什么有些粉面,它的知名度和销售表现不一致呢?
冰山君试图用买家评论,来探索一些潜在原因。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地域速食来说,要想获得持续的增长,首先需要打开市场,吸引新用户。因此我们来观察一下,评论中有多少人是第一次买。
可以发现,南昌拌粉吸引新人的能力一流,远超其他品种,新用户的评价也很不错。

新的消费者来了,那品牌能留住老客吗?我们对比了新用户占比和用户流失占比,赫然发现有几个粉面处于危机当中。

此外,常德牛肉粉和鸭血粉丝的情况也值得担忧。
常德牛肉粉最大的问题出在产品有效期上,某品牌在618大促期间,对临期商品进行促销,拉低了消费者的好感。

而鸭血粉丝的情况和猪油拌粉类似,消费者对内脏和鸭血的口感不习惯,对产品本身接受度不高。此外,从评论中也可以看到直播的提及率较高。

因此冰山君又统计了各个粉面的评论中,提及直播相关词汇的占比,发现排在前面的鸭血粉丝、南昌拌粉、猪油拌粉、兰州拉面,也正是前文提到,同比增长非常迅猛的几个品种。直播带飞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仅剩的一个高增长,新疆炒米粉,冰山君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因此又回到销售表现上,发现在2020年10月出现了暴涨。
冰山君再深入挖掘了一下,就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2020年7月,阿宽尚未入局新疆炒米粉,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呈阶梯分布,非常和谐。
8月和9月,阿宽悄悄试水,在不惊扰第一名的前提下,牢牢把握了超过20%的市场份额。
等到10月,阿宽利用自己地域美食家的身份,成功将新疆炒米粉带到大众的视野中。可以看到,其他头部品牌的销售额与之前基本持平,阿宽并没有抢走别的品牌的市场份额,而是生生创造出了一片属于阿宽自己的天地。
本轮消费者反馈中,除了螺蛳粉、酸辣粉和红油面皮的表现稳定外,新兴品种南昌拌粉凭借其丰富的口感,不断征服新消费者。
而猪油拌粉、鸭血粉丝等虽然通过直播吸引了许多消费者尝鲜,但消费者对其口感不适应,最终导致一轮游的结果。后续是否能继续高速增长,需要打一个问号。
另外,不走寻常路的新疆炒米粉,是通过一个品牌带飞一个品种。这种模式能否复刻,更依赖于品牌的生命力。
结语
总结一下,社交热度和直播带货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到第一波消费者,但是持续增长,还是更加依赖产品口味。
真正被大众接纳的地域速食粉面,靠的是更普适的口感,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在正宗和改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富有特色的同时,扩大消费人群。
本文转载自数据冰山(ID:shujubingshan),已获授权,版权归数据冰山(ID:shujubingshan)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