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达斯月饼形冰激凌广告中宣传的是巧克力外皮,而实际配料为代可可脂。
梦龙之后,哈根达斯在原材料上也“翻车”了。
近日,哈根达斯新增一则行政处罚。
处罚事由为去年7月,哈根达斯月饼形冰激凌虚假宣传,网页广告宣传的“巧克力外皮”,实际产品配料中却为“代可可脂”,而被判定为“构成在广告中对商品的成分表示不准确的违法行为”。
“代可可脂巧克力”不是“巧克力”。
为此,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通用磨坊作出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和罚款10000元的处罚。
不少人表示:“一万太少”。
“欺骗消费者”,“应该严惩”。
据哈根达斯天猫旗舰店,现其多款月饼形冰淇淋礼盒中的新品,外皮表述为“巧克力味脆皮”“巧克力口味外皮”。
据了解到,在我国已经出台的食品安全标准中明确规定,巧克力以及巧克力制品中代可可脂含量不得超过5%;超过5%就不能叫做巧克力,只能叫“代可可脂巧克力”。
代可可脂到底是什么?它与可可脂有何不同?
据了解,在我国目前实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中,巧克力被明确定义为,“以可可制品(可可脂、可可块或可可液块/巧克力浆、可可油饼、可可粉)和(或)白砂糖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在常温下保持固体或半固体状态的食品”。
而代可可脂巧克力的定义则是,“以白砂糖、代可可脂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可可制品、乳制品及食品添加剂,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在常温下保持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并具有巧克力风味和性状的食品”。
据红星资本局,根据可可脂程度的不同,代可可脂和可可脂的成本差距也不同,但总的来说相去甚远,“一般代可可脂成本只有可可脂的六分之一,如果是和纯可相比较,成本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除了原材料价格差距大外,可可脂和代可可脂对人体的影响也相差甚远。
据经济日报报道,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是从可可豆中抽取的天然食用油,是一种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却不会升高血胆固醇的健康油脂。其中含有的多酚,不仅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还具有抗氧化功效。
但代可可脂则是一种人造硬脂,其三甘酯的组成与天然可可脂完全不同,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引起消化不良、肾功能衰退、动脉硬化形成、痛风以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本文转载自北京商报(ID:BBT_JLHD),已获授权,版权归北京商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