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属于半隐退中年叔叔阿姨的园艺梦想,已经在都市潮人中间生根发芽。
按俞敏洪的话说,年轻人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别说,大多数人为了吃饭还是不得不996,甚至有少数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007。被工作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年轻人,想佛也不太容易。
于是,本该属于半隐退中年叔叔阿姨的园艺梦想,已经在都市潮人中间生根发芽。
出租屋三平米半的阳台,是年轻人的绿色田园梦?
不少人推掉无趣的酒局,提前结束冗长的加班,不过是为了早点回去,给家里的植物宝宝们浇水。
虽然租房的阳台只有三四平米,但满眼的郁郁葱葱,难道不是城市加班狗们渴望回归田园,内心无比佛系的绿色角落?
在都市独自生存的年轻人们,多少需要陪伴。猫咪、狗狗们虽然可以无限量地提供温柔安慰,但毕竟也是一张嘴,它们反过来也需要人陪着。
但绿植就不一样了,随便在家里活着办公室放颗啥植物,它都是最忠实的守候者:它们活着,但足够安静,观察你,但也足够有耐心。这种被无声守护的感觉,简直太棒了。
别看小青年们连买颗白菜都要比价,他们还真舍得为着小小一盆植物花大钱。
曾经有人在知乎上提问,“多肉植物很值钱吗?我同事业余养花,我看他一颗小多肉卖3800?”并在下面晒出了在售图片。
确实,一盆大红风铃卖3800,这个价格对于一盆小小的多肉来说,是怪吓人的。
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圈子的地方就免不了存在鄙视链。
问题下面就有一位名叫“多肉界的茨木童子”的小伙伴,给大家科普了多肉市场的价格。
1元--50元的多肉植物都属于正常,就是我们平常业余爱好者在花鸟市场一次买一堆的那种,随便怎么侍弄侍弄都好活。
但真正出锦状态好、缀化状态好的变异多肉,能卖到50-200元。
而品种优越的,像龟甲龙,肉锥价格就更贵了。肉锥单头的还好,不怎么会超过500块钱,会生崽的母本或者群生,几千块钱都不算高。
虽说资深养花人折腾出颇多讲究,但真正爱植物的人,心里是不会把花花草草分成三六九等,比出个高低贵贱的。
在豆瓣“迷恋植物的人”小组里,被称为大神的@柏三水,在自己4平米的阳台上种了200盆植物。
他种的大多是热带兰和一些蕨类为主,少量天南星科的植物,每次给这些花花草草浇水,都得花上六七个小时。
在他的描述里,卡特兰映山红“有种热烈的轻盈的美”;
而喜光照的朱顶红在“春天洋洋洒洒的盛开,总是惊艳”;
朋友送的进口的白花紫藤“白色花序像旌旗一样,在风中摇曳”。
让人不由得思绪飘飞,想象那些花朵是怎么在钢筋水泥的都市森林里独自美丽,瞬间有些羡慕又有些感动。
还有这位,把凤凰木像扎马尾辫一样绑起来,3个平方的阳台也能变成热带雨林:
“三支香槟玫瑰加一把满天星的固定搭配,已经太俗了?”
当“大神”接受膜拜的时候,自认为是“植物杀手”的年轻人们也在旁边蠢蠢欲动。
虽然自嘲“我家里能存活的植物只有抹布上面的绿苔”,买了一堆植物却最终只收获几只空盆,也不能阻挡他们爱植物的热情。
毕竟还有满世界的鲜切花可供选择,鲜花电商、鲜花直播、社区团购、生鲜零售,都瞄准了鲜切花的市场。
在2013-2015年的鲜花电商行业爆发期,花加、花点时间、鲜花说等等平台,都拉到不少融资。
以花点时间为例,它经历了四轮融资,连女神高圆圆都是它家的股东。花点时间以“每周一花”的鲜花订阅模式,抓住了无数都市白领妹子的心。
毕竟我们中很多人听过这么一句话:我会自己长大,也会自己买花。
——家里放一束鲜花,室内氛围马上不同,姑娘们的心情也会为之一振。于是每周一束鲜花,就成了鼓励女性生活独立,取悦自己的见证。
但鲜切枝的缺点也很明显,对品牌方来说,鲜花物流没办法保证质量。去年5月的时候,花点时间和罗永浩一起,直播销售玫瑰花。不少人收到花之后却发现玫瑰花已经发蔫甚至枯烂了,于是遭到大量投诉,老罗也一个劲赔钱道歉。
鲜切枝容易坏还是小事。对年轻人来说,鲜花足够小资,但不够个性。三支香槟玫瑰加一把满天星的商家固定搭配,实在不太酷。
于是“超级植物(Super Plants)”火了。
“超级植物”的设计师李习斌和姚冶在采访中说:
“现在的花店过于雷同,用着同样的花、同样的英文字体,写着同样的祝福。就感觉这样不对,这不应该是花店的样子。”
而“超级植物”卖的植物,都是潮流青年们的心头好。
这个品牌在2018年由“大田作物”设计工作室孵化,在北京三里屯地下开了第一家门店之后,就通过在各大城市联合其他品牌办快闪,火到全国,成了潮人们的打卡圣地。
“超级植物”在上海开店长期营业之后,一句“没有买卖,就没有上海”瞬间出圈,而这个满含无奈和城市自我解嘲奥义的手提袋,只需要19.9元。
养花不易,好的东西往往难以呵护维持。
所以超级植物公司就不怎么卖需要“小心翼翼养护”的鲜花。
比如说这支“塑料假花”,是超透亚克力材质果冻花花魔法棒,号称可以“送给你的塑料姐妹!”
就像他们自己说的,花是假的,爱是真的。
在超级植物的商品卖场上,植物代表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
比如说店里卖的最好的“请放松”盆栽系列。
黑松、澳洲杉、雾凇…反正是一颗“青松”,放在白色花盆里。还有突破了“花盆摆放”的限制的“请放松永生花”,可以拎着走,也可以挂起来。
一颗青松放在办公桌上,好像在那里想你安利佛系的要义:Don’t worry,Be happy!
与其说“超级植物”卖的是植物,不如说它卖的是设计和一种城市生活态度,简单、轻松、诙谐的绿植体验。
小小的水藻球,配的是夏目漱石的名句:“今晚月色真美”,比玫瑰花更能代表潜藏着的爱,透出朴素和真挚。
还有承诺型的植物,“说谎,吞一千根针”写在密密麻麻的针垫上,放在桌上是一种警醒。
这可比漂亮鲜花那些矫揉造作的“花语”,触目惊心多了。
尤其是这桶“水货”,和年轻人自嘲“菜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隐隐表达了率先向生活头像,争取任嘲的小心思。
佛系不算,我们居然还日渐迷信,想在植物上寻个好彩头。
所以被定义为“植物福神”的“万事青松”罗汉松、“如鱼得水”滴水观音、“桃花朵朵”桃花仙子、“节节高升”富贵竹,都特别讨大家喜欢。
小红书上一位叫“车太阳”的用户,在去成都超级植物探店之后,说“反正我是没有控制住自己,一进去花了几大百!”
“超级植物”公司另辟蹊径的营销也是一大看点。
初期出圈靠的是小型门店+快闪路演,中期出圈靠的是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三顿半咖啡、潮汐等等都和超级植物出过联名。
比如和潮汐一起推出的这款“放松睡眠”眼罩,在加上超级植物这款“数羊苔藓”,突然就把令人困扰的失眠问题轻松化了。
所谓“说破无毒”,似乎失眠这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三只羊蹲在苔藓上等你数的样子,甚至有些滑稽。
超级植物誓要把这种乐观主义的解嘲精神渗透到底。
他们还专门为养什么植物死什么植物的宝宝建立了一个社群,就叫“植物杀手俱乐部”。
既接地气,又深入客户群的产品推广策略,让超级植物的营销一步踏进了easy模式:用博主“少康爱烧脑”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了品牌自传播”。
因为理念太新颖,又和大家想表达的观念一直契合,于是许多人在社交网站上自发地帮品牌宣传,进而成了一类文化现象。
“超级植物”火了以后,同类型追求植物意义的植物品牌,也受到不少人追捧。
比如说获得了Award360°100 年度设计奖的,位于西安的“假花店”。
一方面追求植物的设计感,另一方面把植物作为长久的陪伴,融入生活各个场景。
和“超级植物”一样,“假花店”的植物衍生商品,也有手提袋、名片、帘子等等。至此,植物以及脱离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设计理念和文化象征。
某种意义上说,我选择的植物,就代表了我的生活态度。
年轻人搞绿植,意义到底在哪儿?
作为都市里的加班狗,居然慢慢培育出了自己的园艺信仰,因为我们相信,植物陪你活着,是有实用意义的。
比如说提醒自己要喝水的海藻球。
每次备受打击,或者觉得生活压抑沉闷,都会下意识摸摸家里植物的大阔叶,忽然觉得得到了某种自然生命的连接。
一盆盆侍弄花草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生活里紧绷的弦放松了下来。天长日久,摸清楚了家里每株植物的习性,哪个喜阳,哪个背光,哪个要及时换盆了,哪个千万不能多浇水。
等到可以给朋友科普“自来水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浇花”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那个青年园艺爱好者。
更有趣的是,栽培植物有时候真的是一门玄学。植物生长得好坏,和你关心它多少并不正相关。好多朋友都有类似案例:越操心越浇水,绿植反而死得越快。
说到底,还是看缘分,而这种“缘分”,则来自于长时间打磨的耐心和等待。眼看着快要秃掉的小绿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绿生生的小嫩芽,告诉你啥叫绝处逢生。
哪怕是自嘲为“植物杀手”的闺蜜,在收获了一阳台空盆后,还是拉上我从市场上买回最好活的红掌,试图再把那些空下来的盆填满。
毕竟,不管是自己还是植物,家里总得有一个是用力活着的。
靠绿植来把逼仄的生存环境拓展开,寄托自己归隐田园的小心思。在格子间和钢筋水泥都市里,和自己家盆中的小植物,也算是一场相互救赎。
本文转载自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已获授权,版权归Vista氢商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