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挤破,理性占先,珠宝行业在中国驶入低速慢行的下半场。变是主旋律,不过是不同玩家,打法不一。
周六福冲刺IPO,周大生忙于收购,疫后珠宝圈“谋变”味道越来越强烈。
中国珠宝行业的“黄金十年”,始于千禧年前后。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2003年贵金属及其制品市场开放,“高速增长期”是这一时期行业醒目标签。
变局出现在2013年,国际金价下跌,中国掀起“抢金热”,珠宝店中的黄金饰品大卖。可这股热浪未能持续一年,黄金消费需求透支,叠加着经济增速放缓,2014年后珠宝圈转而向下。
泡沫挤破,理性占先,珠宝行业在中国驶入低速慢行的下半场。变是主旋律,不过是不同玩家,打法不一。
根据珠宝产品本身生产设计、价格及公司竞争壁垒构成不同,时下撑起中国珠宝圈的品牌可分为三类:
-
奢侈品牌,如Tiffany、Cartier、Bvlgari等,以国外品牌为主,产品多见K金、镶嵌钻石,价高过万,瞄准中产及以上买家。
-
快时尚珠宝品牌,如潘多拉、施华洛世奇、APM等,亦多为国外品牌,产品材料以镀银合金、人造水晶为主,设计紧跟潮流、款式满足日常佩戴,消费群体以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为主。
-
婚庆品牌,如周大福、周大生、老凤祥等,主要为香港及大陆品牌,产品以黄金、镶嵌钻石品类为主,定位中高端,消费场景多为婚恋,实用性需求较强。
定位之争:高奢轻渠道VS快时尚高SKU
-
奢侈珠宝品牌:重品牌、轻渠道、高毛利
-
快时尚珠宝品牌:重营销、重渠道、高费用
-
产品上,蒂芙尼品牌溢价明显,经典款走俏不已,无需快速上新,且维持大量SKU;而潘多拉则需快速上新,以提高商品周转率。
-
营销上,蒂芙尼营销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在10%以下,而潘多拉对应的数字超过30%。
-
渠道上,“高奢风”的蒂芙尼,精准锚定高收入人群,门店少而精,多落位高线城市的顶流mall。反观潘多拉,过高的营销费用,需要递增的新店来进行覆盖。在发展的顶峰期,其门店数曾破万。
婚庆品牌模式之争:高净利VS高周转
在中国,珠宝消费中婚庆需求占比最高,其次是投资和收藏。
当前,婚庆珠宝品牌线下渠道建设方式主要有三:自营、加盟和经销。不同模式在渠道拓展、品牌建设和盈利能力各有利弊。
-
自营模式:对珠宝首饰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扁平式渠道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包括门店开业、渠道拓展、员工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库存控制等。
-
加盟模式:有利于品牌迅速扩张、获取市场份额,但同时要求企业具有较好的加盟商管理能力和品牌维护能力。
不难看出,珠宝品牌们对于中国内地渠道争夺之激烈。从最新门店数据看,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门店数量领先,均超过3000家。
造成这种格局深层原因主要是珠宝商对于供应商议价能力弱。分品类看,黄金首饰零售商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交易,价格统一,而钻石开采市场被全球钻石供应商DeBeers、ALROSA、Rio Tinto、Petra等垄断。
模式、渠道不一,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婚庆品牌的盈利状况。具体看,“领跑”的周大福和老凤祥,近五年年营收在300亿元以上,为第一梯队;周生生、六福珠宝年营收位于100亿元~200亿元间,处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则是周大生和潮宏基,营收在100亿元以下。
下行慢步,珠宝下半场怎么办?
各路玩家,各显神通。而纵观中国整个珠宝圈,已然步入成熟期的它,下行慢步、消费模式之变亦为事实。
据欧睿数据,2019年全球黄金珠宝行业规模为3525 亿美元,5年CAGR为2.5%;同期中国国内黄金珠宝行业规模为1097亿美元,5年CAGR为4.7%。
-
用户角度看,年轻人日渐成为国内珠宝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多元与个性化的珠宝消费诉求是主流。
民政部数据统计,2020 年中国内地结婚登记对数为 813.1万对,同比降12.2%,且2020年全国内地适婚人口结婚率仅为7.2‰,逐年下降。形成对比是,追求经济自主与个性独立的单身女青年越来越多。
自我犒赏型的珠宝购买行为,将成为珠宝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Euromonitor数据显示,中国时尚珠宝消费额从2015年的 801亿元增长至 2019年的1045亿元,CAGR 达6.87%。
-
传播媒介变迁,购买场景丰富,“线上研究、线下购买”成为新趋势。
腾讯广告联手波士顿咨询公司调研显示,基于移动社交在中国内地的普及,超80%的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会选择“线上研究、线下购买”的方式,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社交媒体渗透率高达了67%。
公开的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成为流量汇聚地和口碑生成地,官方网站、公众号、旗舰店、小程序成为私域粉丝培育的重要途径。
为迎合消费趋势的变化,珠宝品牌在产品、营销和渠道方面进行大变革,在疫情催动下,珠宝行业加入数字化转型浪潮。
-
产品上,工艺升级。借力“古法黄金”、“3D 硬金”和 “5G黄金”等新工艺,使得丰富珠宝首饰款式。“3D 硬金”塑造出“个大金轻”的金饰效果,5G黄金系列产品韧性更强,以镂空款式为代表实现了黄金饰品的轻量化。
-
营销方面,紧锁年轻人。选顶流代言人,充分发挥“粉丝经济”效应,比如周大福选择王凯、张梓琳、谭松韵为代言人;引入IP、国潮等元素,以创意设计、高性价比产品吸引年轻客群,力图在年轻人群中“出圈”。
-
渠道上,加码线上。2020年疫情催化下,国内珠宝行业线上渠道渗透率由个位数提升至20%以上。线上渠道以新品类、新渠道成为行业增长亮点。
很显然,国内珠宝圈下半场已经从渠道之争,转移到用户之争。那些生产设计环节严重依赖委外代工,高产品同质化的品牌正在悬崖边跳舞,不想坠落,则需换妆新生。
本文转载自商业地产头条(ID:Dtoutiao),已获授权,版权归商业地产头条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