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司机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临时加价,坑到一个是一个。
昨天下午,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货拉拉女孩跳车」事件,终于发布了官方调查的结果。
事情一经发布,就同时上了微博热搜和知乎热榜。
一时之间,网友都开始讨论这个悲剧的结果,到底是女孩的责任,还是司机的责任:
但其实,要我说,这个结果绝对是货拉拉的责任——对于搬家这个情景而言,人、财物都在一辆车上,却没有设置丝毫保障呢?
为什么发展到现在、估值百亿美元了,却从未推出过合理的安全机制呢?
无论是想多接单、多赚钱的司机,还是出于求生本能跳车的女孩,都是被平台机制困住的可怜人罢了。
如果你平时了解或使用过货拉拉,可能会这次的悲剧并不意外。
因为,货拉拉不负责任不是一两天了……
货拉拉的隐患不是一两天
为了节省成本、抢占市场,货拉拉不断通过下调价格等方式,克扣司机收入,逼迫司机和自己一起承担低价抢占市场的后果。
对于用户,则是能敷衍就敷衍,不被曝光,就不帮助维权……
司机被坑:没钱赚、没单接
为了抢占 C 端市场,货拉拉和快狗打车(原 58 速运)开始打起了价格战,货拉拉甚至直接表示“比个体司机便宜 40% ”。
然而,平台的低价,全是司机在买单。黑心司机其实还是少数,大部分勤恳工作的良心司机全都遭了殃。
① 赚钱越来越少
为了吸引更多的司机加入, 2018 年货拉拉刚开始扩张之时,曾用“多拉几趟,轻松过万”作为自己的广告语。
但是,对于司机来说,这句广告语,真的只是广告而已。
对于搬家司机来说,“平台所说的‘轻松过万’,简直就是做梦”。
某货拉拉司机曾经向 @锌刻度 表示:因为货拉拉定价太低,平台从用户端挣不到钱,就不断提升司机的会员费。
根据货拉拉的堆司机的会员费标准, 99 元一天可以接两单, 699 元可以无限接单,部分地区的会员费甚至已经涨到了 999 元。
因为司机过量,抢单很难,基本上每天最多只能接 5 单,6 单就算奇迹了。
这还要扣掉油费、会员费,如果有大件,还要请人帮忙搬运,要付人工费……
而且,货拉拉还不断传出下调价格的新闻:
逼得很多良心司机也开始额外收费:
黑心的司机还是少数,但司机们的确会更倾向于私下收取搬运费,因为平台的出车费和运费定价太低,尤其是搬运大件我们要请人帮忙,不加价确实难以维持。
这样算下来,很多司机的利润十分微薄,基本都是只能勉强糊口。这让不少司机进退维谷:
做吧,赚不了几个钱;不做吧,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沉没成本,对于普遍属于中低收入的司机来说,属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② 接单越来越难
首先,我们要了解“拒单率”,也就是司机接单后又取消的比例。
对于货拉拉司机来说,拒单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据了解,司机的拒单率超过 10% ,就很难接到订单;如果拒单率到达在 25% 到 35% ,会进入观察期,观察期内有任何一次差评,都将被永久封号。
根据我从明暗两路的了解,货拉拉的拒单率计算方式有 2 种:
第一种,是货拉拉的官方说法,即司机接单后无法完成订单,取消后,计入拒单率;
第二种,也是很多司机反映的一种,就是用户主动取消订单,但是取消原因中没有选择“与司机无关”,也算入司机的拒单率。
注意,只要是取消原因不是“与司机无关”,任何选项都会把这次行为算入司机的拒单率……
这样一来,司机就变得非常被动。因为用户问题取消的订单,也会提升司机的拒单率。
这种不合理的操作,让人不禁开始怀疑,货拉拉该不会是故意把缴费少的会员的拒单率提高,合情合理的减少他们的接单,好保证 999 元会员一直有单可接吧……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用户被坑:坐地起价,客服无作为
相对于司机,用户无疑是被坑的更惨的一方。不仅要被坐地起价、搬后收费,还要被客服给气个半死……
① 坐地起价
去年,就有美妆博主 @我是FancyWang 发布了一则针对货拉拉的维权视频:
一开始货拉拉系统预估的搬家费用是 440 元,但是却一共支付了 3440 元!
但是,与搬家师傅联系上后,对方称,因为东西较多需要 2 位司机,所以还需要多支付人工费 330 元。
谁知道,第二天搬家的时候,因为车辆不允许进目的地小区,所以需要人工把东西从门口搬到去公寓,大概 200 米左右。
然后,司机提出了一个之前没有说明的、非常离谱的计价方式——按米计费!每米 5 元!
这计价方式,难不成搬家的司机是吉赛尔·邦辰?
按照这种计算方式算下来,一次距离仅有 1.2 公里的搬家,竟然一共要支付 5400 元……就算不用师傅搬运,只是将货物放在路边,也需要再付 2700 元。
最后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博主只能无奈的付了 3440 元,完成了一次堪称天价的搬家……
② 客服不作为
如果说以上这种行为,还属于司机本人的问题,那么客服的所作所为,足以反映出平台的态度:
在博主和司机僵持不下,致电货拉拉客服时,客服给的回应是“你们自己和司机协商”。
好,付钱之前你不管,那么付了天价费用之后,总该对司机做点规范了吧?
然而,并没有。
经 @锌刻度 报道,某位用户在使用货拉拉搬家时,由于不确定人工费的计算方式,她选择了“搬运需求与司机商议定价”。
结果,搬运时司机擅自多带了一个搬运人员,且没有提前说明要加收费用,最后以 「 2 人工作人工费要翻倍」为由,多收了 1200 元。
该用户投诉后,客服表示:
……这是和司机自主商量的,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不付钱,但是您已经付了钱,就表明您接受了。
what???
用户付钱之前给你打电话,客服说“自己协商”,和稀泥;用户付钱之后给你打电话,客服说“钱都付了,自认倒霉吧”。
所以,货拉拉这个既无调解作用,也无规范作用的平台,给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呢?
白嫖数据骗投资人钱的?
为什么货拉拉们乱象丛生?
黑心司机们之所以敢漫天要价,一方面是因为心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平台对此几乎没有监管。
搬家行业规范难度大
客观来说,由于不同用户家里的东西五花八门,搬家行业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确实很难制定一个完备的计价条例。
正因如此,很多搬家平台都会设置“和司机协商运费”的选项,以方便对一些特殊大件进行计价。
另外,由于司机的素质良莠不齐,在短时间难以提高,如果进行强制规范的话,不仅难度非常大,还容易让平台流失司机。
互联网时代,平台追求的是疯狂发育,哪有人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当平台没有确切计价方式,又对规范毫无作为的时候,用户被坑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很多司机都抱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态,临时加价,坑到一个是一个。
@燃财经采访的一位行业专家甚至说:其实乱收费、坐地起价这种事情很常见,到处都有曝光的。
面对临时加价,用户往往是被动方,要么按照不合理的价格给钱,要么花时间重新找人,甚至只能自己搬……
前者付出经济成本,后者付出时间成本,无论选择哪个,对用户来说都是亏损。
其实,传统搬家行业也不乏搬后加价、坐地起价的事情,但那基本上是属于个人行为,凭单个受害者的力量,很难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
当货拉拉、快狗打车等平台作为企业,大范围地开展此类业务,那么它就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必须能力对旗下司机的行为进行规范。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拉拉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无利可图。
搬家并非主要业务
那么,为什么货拉拉们不做售后服务,在司机出现临时收天价的时候,及时对他们进行规范呢?
因为,对于货拉拉们来说,搬家并非它们的主要业务。
根据货拉拉的官方数据显示,其同城货运业务占比 70 %,搬家业务占比 30 %。
说白了,是因为没太多利润可图,所以货拉拉们并不愿意花费很多精力在平台规范和售后服务上。
结语
讲真,货拉拉的操作真的可以骂它一句「黑心」:
用各种烧钱的低价策略吸引用户,再让司机跟着买单,拿着用户量和交易额数据去融资;
等钱到了自己腰包里,却没有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服务,任由司机和用户“自相残杀”,最后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实在可恨。
货拉拉的问题,其实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问题:
所有的策略都在服务于「用户数据」,只想着有利可图,却忘记了关注数据背后那些活生生的人;直到「出事」了,才出来道歉、赔偿、优化机制……
可是,因他们疏忽和不负责任而离开的生命,已经回不来了。
本文转载自运营研究社(ID:U_quan),已获授权,版权归运营研究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