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先是把不同城市、地区的商家信息都以一种低廉的价格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其次再通过分销的模式进行持续拉新,并借助「爆品 + 预售 + 抢购」模式完成流量转化。
前段时间,在运营研究社的知识星球里,有小伙伴分享了一个利用信息差做引流转化的运营思路,引起了我的好奇:
于是我去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款名为“联联周边游”(后文简称“联联”)的产品,简直就是“本地生活服务界的拼多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联联的商业模式上就能看出来:
它先是把不同城市、地区的商家信息都以一种低廉的价格放在自己的平台上,其次再通过分销的模式进行持续拉新,并借助「爆品 + 预售 + 抢购」模式完成流量转化。
这种商业模式的效果也是肉眼可见,大家感受下数据:
联联覆盖 5 亿消费人口,每年营收达几十亿人民币,子公司 187 家;
覆盖了 31 个省市区,100 多个城市,有 1500 家地方分站......
仔细地扒了下联联的运营套路后,我发现,它的思路确实很值得我们学习。
找到「破局点」,用杠杆撬动双方资源
在做运营 or 项目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思路都是“做加法”,比如「引流获客」这件事,大家的想法通常是:
更多渠道 + 增加宣发频率 = 更多流量
更多优惠 + 增加宣发频率 = 更多流量
这种方法虽然确实行之有效,但其实效率并不高。
效率最高的方式,其实是通过分析各方利益,找到事情的「破局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古早段子,叫做“如何娶到比尔盖茨的女儿,并当上世界银行副总裁”:
那么,如何寻找「破局点」呢?大概分为三个步骤:
① 梳理自己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中会接触到的各方;
② 梳理各方的拥有的资源,及核心利益诉求;
③ 找到某种方法,将各方的资源和利益点相互对接。
了解了这个知识点后,你会发现,联联周边游的一枝独秀,其实就是找到了更高效的「破局点」,将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完美对接,自己再从中抽成。
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
1)对商家:找准痛点,置换最优资源
在寻找资源过程中,联联一般会盯准这三类商家进行资源置换:
第一种是新开的店铺/品牌,主要是满足商家拉新推广需求。
第二种是销量一般的店铺/品牌,在联联属于赔本赚吆喝,希望出爆款单品的。
选择这三类商家,是因为他们的需求更旺盛,相对来说也更容易给出低价。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商家不选择流量更大的美团、大众点评,而要把最低价给联联呢?
因为,现在运营美团、大众点评不仅需要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还要装修店铺、上架产品购买搜索位、优化点评区。
上面的操作不仅繁琐,一年的佣金、运营费可能需要几万到几十万。
这时候,如果一个平台愿意为你免费宣传,图片、文案都不用你提供,只需要你提供一个独家低价,你会不会愿意?
当然愿意啊!不用自己运营,也不用交钱就有流量。
就算需要提供低价,至少优惠是给了顾客,能吸引来更多的人到店,可能会拉来更多的常客,听起来比给平台“保护费”划算多了。
因此,联联拿到了很多超低价的优惠券,并把它放在自己的公众号和小程序售卖,通过稍微加价,来赚取中间的差价。
2)对用户:拿到底价产品,占领用户心智
联联的产品有多便宜呢?
比如下面这个餐厅,在联联上花 198 元就能买到一个超级豪华的 4 人餐,一下打了 2 折:
而在联联上,这样的活动却比比皆是。用「超低价」作为产品的 Aha moment,无疑是最容易让用户感知到的。
同时,因为联联的产品一般只销售 7 天,会让用户觉得「这个便宜再不占就没了」,紧迫感非常强烈,更容易完成新客的首单转化。
经过几次消费,用户留下来的可能就更大了,留存指数 +1。
「非常规」引流机制,收获自来水用户
在引流上,联联也有些“非常规操作”。
1) 佣金促活,引导用户裂变
在联联上,爆品推荐的正常价格都已经很优惠了。
但是,单靠这一点,很难持续性地驱动原有用户分享给新用户。因此,联联选择搭建自己的分销体系,引导用户自发做裂变。
一方面,是这里的东西实在便宜,分享起来像是给朋友送福利,完全没负担。
另一方面,和一般可以直接申请的分销员不同,联联周边游的分销员是「邀请制」的,需要有老用户分享的邀请码才能注册,官网上都没有注册入口。
在 Clubhouse 上,官方不仅不开放注册,并且只允许老用户邀请两个新用户。
一方面,这种“有门槛”的注册方式,会提升用户对它的「兴趣度」,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别人都没有、只有我有”的东西,也能让用户有一种“我很尊贵”的「独特感」,提升了用户对品牌的好感度。
同时,“邀请”的形式,也更方便分销员们做进一步的裂变:
由于需要邀请才能加入,让邀请码成为了一种“稀缺产品”。
因此,当分销员在知乎、豆瓣、贴吧等流量平台发布自己的邀请码时,会更有吸引力。
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模式也有弊端:
因为联联周边游的产品销售时间短,且出售后佣金已经付给了分销员,所以一般不能退款,引来了非常多的吐槽,品牌形象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2)用分销流程引流私域
当新用户通过老用户的邀请码成为分销员,你会发现,自己无法生成邀请码。
因为,生成邀请码和佣金提现,都需要向人工客服申请,还要加入联联周边游的城市社群才能完成。
加入城市社群后,就相当于给分销员们提供了一个免费的流量渠道,不仅可以让 ta 们在群内做精准的转化,甚至还可以通过分享收益等方式,做进一步的裂变。
3)自媒体引流
除此之外,联联在营销推广上也会利用自己的自媒体资源,具体的推广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合作本地公众号。通过给出高价抽佣 + 付费的模式,和各个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类大号进行合作。
二是和用户群体重叠的跨界行业公众号进行异业合作,包括旅行社、教育机构等。
异业合作的用户量,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还多。
根据知乎网友@草帽杨子的统计,联联进行过异业合作过的旅行社、亲子机构以及教育机构微信公众号,共触达到了约 2000 家门店,30 - 40 万个家庭,总计大约 330w 的用户。
二是通过自身公众号矩阵引流。
据了解,光是联联周边游公众微信号就拥有约 100 万粉丝。
其他在各个城市所设的“分站”公众号也是圈粉的利器,比如联联周边游成都站拥有约 80 万粉丝。
这种情况下,联联只要每周定时推送优惠福利信息,短时间就能获得超高曝光度,促成大量订单成交。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联联周边游的运营秘籍:
一是用找到营销「破局点」,用杠杆撬动商家和用户双方的资源;
二是用「非常规」引流分销机制,通过层层邀请的方式有效地把拉新的源头做活。
这两种运营套路共同发力,联联才最终完成了整个商业闭环。
发展到中后期,这种模式还会产生显著的「车轮效应」:
积累了一定用户量之后,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家主动“放低身段”加入;优质商家越多,联联的用户量也会随之更快地增加。
但也要提一嘴:虽然从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联联一直在大步往前走,但随着近年来用户的负面投诉越来愈多,联联在这种模式下能不能走得更远,还要看它能不能持久地抓住用户的心。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