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IPO资本力量,真的能拯救李子园吗?
提起李子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子园的甜牛奶。这款甜牛奶转移“新新鲜鲜李子园”的经典广告语,成为很多南方地区80后,90后童年味道的甜蜜记忆。
伴随着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各大乳企快速崛起,李子园在市场上的声量渐小,甚至一度脱离了大众的视线。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而且成功上市,借势资本力量开启了全国化战略布局。
年销量近100亿,成功上市的李子园“重出江湖”
李子园成立于1994年,由李国平,王旭斌夫妇共同出资成立,一直从事含乳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中甜牛奶乳饮料系列成为畅销20余年的经典产品。
这个从金华起家的牛奶品牌,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口味不变,简易瓶身和绿色瓶盖也还是当初的样子-和椰树椰汁一样,这种时代审美在如今讲求差异化的品牌战争中,倒是拥有超高辨识度,靠一个单品走天下的品牌,以“不变应万变”收割忠粉。

公报有媒体报道称,至2003年,李子园液态奶产销量在全国能排进前十,2004年更是被列入中国驰名商标,品牌知名度和销量迅速提升。2017年-2020年上半年,李子园营收分别为6.02兆,7.87兆,9.75兆,4.3兆,净利润分别为9017.85万元,1.24兆,1.82兆,8233.96兆,其中含乳饮料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96.12%,96.71%,95.53%,95.75%。
最初来看,李子园大单品甜牛奶年销近100亿。2021年2月初,李子园宣布上市,开盘当天暴涨44.01%。3个交易日收获上升幅度74.3%,目前市值54.07亿人民币。此次借势IPO,李子园也将走出华东,强化华中和西南地区,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起“战略三角”。

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业绩突破方太李子园开始奋起直追
作为快30年的老品牌,李子园早期的发展非常好,在2001年的年曾经就已经突破了1亿美元,两年后利润就增长到了近4.3亿元。但是花无百日红,随着伊利,蒙牛等国产乳制品牌的强势崛起,李子园开始出现营收倾斜的趋势,甚至淡出了大众视野。

如今,在新国潮当道的市场大环境下,李子园开始奋起直追,除了借势IPO提高营收利润外,李子园也开始布局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将品牌打造成一个流量网红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重回消费者视野。
从去年开始,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从吃播,段子手,甚至是美妆博主,都突然开始密集的进行李子园牛奶的开箱分享,甚至还有博主为了推荐该产品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二次加工李子园吸引大家的眼球。

事实证明,线上渠道的营销的确让大量消费者重新看到了童年记忆中的李子园。在新国潮的滤镜下,20多年不换包装的李子园甜牛奶却在年轻人眼中成为了一种潮流,前段时间在网络上发布的“包装丑却意外很好喝的系列测评”榜单中,李子园甜牛奶是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尤其是转变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乳制品行业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上市后的李子园对于整个甜牛奶市场而言,算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刺激着中国乳制品品牌的进一步提高。
借势IPO资本力量,真的能拯救李子园吗?
目前看来,李子园在资本的助力下,其效果有所改善,大量消费者得以从事情怀也纷纷为此买单,有望重回往日荣光。但是在老罗看来,李子园当下依旧面临着众多问题,其发展之路依然困难重重。
1,产品线过于单一,严重依赖大单品
李子园从成立之初,一直奉行大单品策略,主打的就是市面上常见的李子园甜牛奶,该单品曾日销200万瓶。而在大单品巩固起品牌业绩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
短期内,大单品有利于快速发展新市场,提高市占率,但从长远来看,能够吸引消费者替代,市场竞争环境,法律法规等市场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对品牌的经营发展产生断裂的影响。

其实,李子园也曾尝试过多元化发展,2005年,李子园进行了玉米汁产品的开发; 2011年度再开发自立袋乳鲜饮料以及红枣饮料,蓝莓汁,苹果汁等果汁饮料; 2017年,公司又开发出牛奶煮咖啡,牛奶煮椰子等系列饮品。
但是效果都不明显,一直都没有成功的明星产品出现,导致品牌发展过慢,被伊利甚至是成立较晚的蒙牛等乳企迅速甩在了身后。
2,产品口感跟不上时代发展,被消费者淘汰
凭借一句“新新鲜鲜李子园”广告语家喻户晓的李子园,其主要成分不是新鲜的奶源,而是奶粉和白砂糖,其中奶粉占比约30%,白砂糖占比约6%-你喝的不是鲜奶,而是加添加白糖的冲泡奶粉,因此李子园在口感上属于甜牛奶乳饮料。
图片
但是通过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当下的消费者越来越追求“ 0糖,0姨”的产品,李子园的含糖量过高,及时及时洞察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导致李子园慢慢淡出消费市场。
3,过度依赖地域性,融资渠道单一
李子园品牌诞生浙江,因此在华东地区的业务持续增长,其业务收入占其整体营收的60%以上,区域性特征明显。虽然此次上市,李子园也开始开发河南,云南,江西等华中,西南地区市场,但公司对华东地区依赖程度仍较高,因此该区域的市场容量,市场开拓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目前看来,李子园在市场营销的助力下品牌效应初具成效,已发展成为全国性布局的含乳饮料生产企业。但与全国大型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如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娃哈哈等相比,仍具有差距差异,品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有限,规模效应也尚未凸显。

总而言之,在竞争激烈,奇招频出的乳制品市场,甚至有了资本的支撑,但品牌现阶段的问题依旧毕竟明显。未来,李子园想要巩固含乳饮料行业优势,打造全国含乳饮料行业领军品牌,还要在产品,渠道,营销上继续探索才是。
本文注转载自品牌营销报(ID:PPYX007),已获授权,版权归品牌营销报所有,允许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