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张艺兴、吴亦凡,都不行。
出身于南方沿海城市,香港四大天王还处于鼎盛时,我妈爱黎明,我爸爱学友,院办的家庭喜好是由这般构成。
但要说到喜欢的北方明星代表,郭冬临老师在第一顺位,他总是能将我们家团聚在一个时刻——那大年三十的春晚。
此刻郭子说的是:我的发型怎么样?
冬临老师,在我妈心中是要比黎明更Sunshine大男孩一点,比张学友在我爸心中觉得更能约出来钓钓鱼借个火。
“肥头大耳没有褶,主要是那张脸看着就喜庆像包子。”是我爸妈给予的相同评价。
毋庸置疑的是,在冬临大舅众多的相声小品中,都没有他领衔主演的一系列汰渍洗衣粉广告要家喻户晓,汰渍成为他广告版图里的主要道具。
以往每次去超市买日用品时,我停驻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冬临大舅总会闪着他那锃亮的脑壳(哪怕他可能戴着毛线帽),捧着橙蓝的塑封包装在我脑海如同天线宝宝的太阳升起。
甚至还会混响着刻进DNA的六个大字slogan——
这种根植于脑海的事情,在各大春晚的段子竞赛跑道上争相迸发。总之看到冬临大舅,喊一声汰渍,今年春晚的吐槽战士就有你一席。
他甚至出现在西方的童话里:
以及欧美影视作品里。
景甜打赢了灭霸,郭冬临用汰渍洗衣粉消灭了异鬼。
无论科技含量如何更迭,冬临老师哪怕拿着十五年前1.9元的袋装洗衣粉,在我心中去污能力都比当下的洗衣凝珠要强。
前不久周杰伦代言了海澜之家,院办内部有了一场谈话。
“你真的觉得周杰伦平时会穿海澜之家吗?不可能吧,除非海澜之家出了抹布。但在我心里,郭冬临是真的会用汰渍,还是那种洗了自己的衣服还会给老婆孩子洗的。”
郭冬临和汰渍互相成就,也在众多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每次衣服弄脏就怕冬临老师在后面左手一澡盆右手一洗衣粉追出来。
当然,一方面怕他跟出来,另一方面又怕他没跟出来。
当你身处淤泥时,只想到冬临老师,那证明这个广告是成功的
为什么洗衣粉广告只有郭冬临洗出了洗衣粉味?
我想有以下原因。
首先,假如世界上的坏男人都会被消灭淘汰,郭冬临也一定会幸存,传下他那大中华优秀顾家男性的稀有基因。
郭冬临的演艺生涯,几乎就是一部中年好男人的荧幕编年史。当其他中年男演员在战场统领三军,在商场一掷千金,为现实中的中年疲惫之心创造一点意淫幻想时,只有郭冬临用一点夸张色彩,描绘荧幕上属于中年老实人的空白——对外唯唯诺诺,对内更唯唯诺诺,但对老婆孩子good、better、best永远是他们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
这种人在家看电视,遥控器基本都是掌控在老婆的手里。
“这家谁说了算?”
“我说了算,怎么着? ”
“没事我只是随便问问”
郭冬临的形象,永远带着浓厚的家庭属性。别看他一瞧就像是成不了大事,但这种人却是真正的生活哲学家——怂是怂,但面对再大的困难也塌不下,永远能给你一个温暖的家。
因此,郭冬临代言的广告大都少不了家庭场景,那是属于他的神之领域,无人能敌。
汰渍的广告也不例外,广告中的那些场景,无非是从一个小家,变成了多个小家组成的“大家”。那些受物资困扰的街坊邻居、陌生姑娘小伙,都是郭冬临最关照的“老婆孩子”。
当郭冬临憨厚顾家、老实靠谱的形象跟自带居家、省心属性的汰渍洗衣粉结合起来时,那就是范德彪+蒸汽波——珠联璧合、有内味儿了。
你在五环某个理发店剪头发,冬临大舅比居委会主任还要关心你,立马从二环驱车过来在你耳边轻声说:“呀,衣领脏了,得洗了。”
菜市场、运动场,乃至少林寺,无论什么场合,郭冬临都能以古希腊戏剧里机械降神式蛮不讲理地出现。
普罗米修斯带着火种给人间带来了温暖,郭冬临带着洗衣粉为人间带来了洁净。
尽管场景各有不同,但每条广告的侧重点都在于郭冬临用洗衣粉除掉顽固的污渍,产品特性传达得干净利落,让人甚至想买汰渍来祛痘。
至于场景部分,也有意在传达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感。有些片段你放大听,还能听到嘈杂的自然环境声,不像专业的精美感,反倒像下楼买菜的日常感。
“李雪琴会关心吴亦凡吃了没,郭冬临能让我感觉到,他是真正关心我衣服洗干净了没。”
如果换成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爱用的AIDMA模型,可能会是这样。
“整体风格注重亲和力,以实证的手法进行表现,狠戳痛点引起兴趣(interest),产生购买欲望(desire),哪怕你当下没有立马出门购买,也在心头留下了有汰渍没污渍的文案存档(memory)。汰渍没了郭冬临,就失去了它洁净的灵魂。”
然而,在后续有关洗衣粉广告这块领域,已经逐渐向大红明星靠拢,吴亦凡在为立白代言,张艺兴在为汰渍代言等等等等,我能理解这种做法,但现在的广告老给我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他们仿佛住在真空无菌的世界里,光彩夺人,帅帅帅跳舞跳舞跳舞,念着类似的文案。
如果衣着再精致点,这个广告可以是巴黎世家,要是胯迈得再开点,也可以是海澜之家,但无论如何都没法跟两个字结合起来——居家。
你能想象到张艺兴和吴亦凡在你家系着围裙,一脸臭汗却面带微笑地跟你说“老婆,我刚用汰渍把你的衣服都洗了”吗?
能?孩子,快醒醒。
请从上下两支影片找出它们的不同:
以前我曾想过,要去搞懂为什么国内汽水广告差不多都是请个明星来喝上几口然后微醺跳舞;现在我又逐渐看不懂洗衣用品的广告,也是差不多一群人唱歌跳舞,永远微醺,永远喜笑颜开。
它们能在无水之池里掀起激浪,却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任何波澜。
你以为这又是哪个洗衣粉广告?不,这是女团MV截图。
我把以上两个阶段的洗衣粉广告拿去和我的狗友讨论了一下,由于怕打,我就给他们匿名了。
狗友A说:“我是真的服了现在的品牌广告 ,拍洗衣粉,口红,化妆品,数码产品都一个姿势一个调性,拿着产品放在腮帮子处对镜头邪魅一笑,像一场磨皮滤镜盛宴。”
狗友C说:“虽然是我喜欢的爱豆,但广告让我想起圣诞火鸡,错以为是从明星快剪安利视频里面进行广告讯息的填充。它很美,但过目即忘,激不起心中波澜。”
我也有想过,这或许是流量时代的趋势所致。比起那种形象风格上显然更贴合商品的艺人,资本集团更愿意押宝给那些住在热搜上的流量集合体。
以前选代言人是做配对的连线题,现在是在流量池里做选择题。
选择蔡徐坤,选择张艺兴,选择吴亦凡,选择把他们装进同样包装的蜜罐,然后堆出离你越来越远的梦幻。
挺没意思的。
当粉丝们都开始疲倦了,我不知道这些广告的受众还有谁,花钱是拍给谁看的。
虽说广告的本质是“骗”人买东西,但我还是希望这“骗术”能高明一点、温情一点、有人味儿一点,而不是把爱豆放在我面前毫无意义地跳半分钟,像对待傻子一样唬我下单。
回想起以前上广告学基础课程时,我最害怕老师说:“你的作品创意,把甲方换一个人都是可以的。”
可看到现在这些仿佛有一个公用模板,只需换代言人和产品的广告时,我不由得怀疑是时代变了还是我的书白念了。
挺没意思的,真的挺没意思的。
好在,当我搜寻洗衣粉广告时,在水军涌动的评论区还看到了“反常”的一幕。
当那个肥头大耳、脑门锃光瓦亮的中年男子的笑容又出现在我眼前,说实话,挺想念的。
本文转载自跳海大院(ID:meerjump),已获授权,版权归跳海大院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