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螺蛳粉,现已加入开封菜豪华午餐

借着螺蛳粉的话题东风,您看这趟肯德基的“中餐梦”能圆了吗?

桃子鸭 青年横财发展会2020年10月28日

说起这三年最火的网红食品,螺蛳粉必然当仁不让。

就连小龙虾这样曾经的夜市天王,遇到螺蛳粉也只能甘做辅佐。

近一年,方便螺蛳粉就为柳州市制造了近100亿的产值。

金钱的气息让年近古稀的肯德基爷爷也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在新开辟的快煮食品“KAIFENGCAI”的产品线中加入了螺蛳粉。

虽然在炸鸡店堂食螺蛳粉这么刺激的事暂时不会发生,但是大家对这位西式快餐大佬做出来的螺蛳粉是什么味道非常好奇。

不少人表示,待其10月26日上市以后会第一时间去尝试,以便能在知乎回答“你吃过肯德基的螺蛳粉了吗?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而我,作为螺蛳粉爱好者,今天第一时间买了开封菜的螺蛳粉系列。

价格首先相当亲民。原味的螺蛳粉仅售14.9一包。在淘宝对比了相同代工厂出产的两款商品以后,发现价格不如萌哒靠近10元一包的便宜,趋近于李子柒、螺霸王等大品牌的的价格。

△(同一代工厂出品的萌哒螺蛳粉26.8/3包)

另一款大片鸡肉螺蛳粉可能就是肯德基捍卫自己是做鸡肉专家的最后一点坚持。20g鸡胸肉代工厂是圣农,18.9元的价格与原味相比,性价比并不高。

焦急的等待过后,一碗鲜香的开封菜螺蛳粉出炉啦!

米粉的分量与李子柒款一样,但是产地在江西。口感上比较软,口味咸鲜辣都不缺了。可能考虑到会买自家螺蛳粉的目标人群以入门级选手居多,所以在酸笋的口味上做了调整,并没有非常臭。

虽然口味上较之正宗螺蛳粉而言少了一丝臭,但是此次KAIFENGCAI的上线,对肯德基来说并没有额外固定成本,KFC本身的店内及配送通道已经完善,加上名字所带的自黑及接地气属性,让开封菜成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业富二代。加上正餐时段如果买满39元还能赠送一对辣翅,性价比还是很高了。

而螺蛳粉这样能让KFC都想蹭流量的网红单品,显然也是有自己两把刷子的。

螺蛳粉的头部网红之路

如果说,带货双雄李佳琦与薇娅的“3,2,1 上链接”宛如巴甫洛夫的铃铛,让姐妹们下单犹如条件反射一般。那么螺蛳粉那不可名状的臭味就是它如此快跻身头部网红的秘密配方。 

如今的科技虽然已经可以做到远距离传递光线和声音,但是气味却无法传递。

脱离马尔萨斯陷阱的人们开始挑战吃饱饭以后的认知。鲱鱼罐头这样深藏在瑞典的“美食”都凭借凶猛的气味迅速扩散至全球。

同样没吃过螺蛳粉的人很难想象出究竟是怎样的味道。千人千面的描述只能归纳出一个字——“臭”。

而那些关于这种臭味衍生出的故事,诸如“因爱在宿舍吃螺蛳粉导致姐妹之间互扯头花”,或者“国外旅游吃螺蛳粉,被邻居报警”引发了大家更大的好奇心。

都说好奇害死猫,仅某乎上就有三十多万人想了解螺蛳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可即使各路文豪都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仅凭文字和图片也仍然很难精准地直击每个人的心坎。

△(来源:知乎)

那而围绕在螺蛳粉周围的另一个终极疑问“这么臭,究竟好吃在哪里?” 竟然引起了403万人次的围观。

头顶“世界上最臭的面”的头衔,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味道不仅在中国,油管上的各路老外网红也把挑战螺蛳粉变成了Youtube上的流量密码。

网络时代对话题和社交的极度需求,让萦绕在螺蛳粉身边关于味道的未解之谜天然地占了走红的先机。

而政府里头也有高人。作为粉面大国,各地并不缺这个类型的食物。其实螺蛳粉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生,方便螺蛳粉届的喋血双雄“好欢螺”和“螺霸王”更是在2015年才正式成立,但是嗅觉敏锐的柳州政府不仅积极推动上下游产业的完善,还迅速将“螺蛳粉”申请成“中国地理标志,意味着从此只有在柳州出产的才能叫“螺蛳粉”。

短短几年“螺蛳粉”就成为柳州的王炸、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而在“李子柒”的螺蛳粉月销售额不断创新高以后,曾经与柳江人家代工厂合作的模式,也变成柳州商务局亲自寻求与“李子柒”深度合作,帮助“李子柒”开启“自产”模式。

△(商务局与李子柒共同召开合作发布会)
△(仅天猫店铺的月销量金额已接近惊人的2500W)

不仅如此,国产之光五菱宏光也趁机蹭了波流量。

眼看着大家把螺蛳粉这个网红的流量都快蹭秃了,肯德基虽迟但到。

进击的肯德基

作为本土化最成功的西式快餐,肯德基已经进入中国30多年了。

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小时候的味道与父母一辈大不相同,KFC的经典三件套——汉堡、薯条、原味鸡也成为我们的童年情怀。

早年,KFC的对手是麦当劳,两大巨头看似在广告和选址上争斗得你死我活。

但是,其实M记的定位更偏“年轻与时尚”,而K记更倾向于“全家与亲子”的场景。

在“本土化”的进程中,KFC也更彻底。端午出粽子、中秋出月饼,似乎除了清明节,中国节日KFC过得比本土品牌还频繁。

其实,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中国集团背后,早已经有了阿里系的身影。如今,牢牢卡住生态位的蚂蚁金服早在2016年便收购了百胜中国的部分股权,西式快餐里面也深嵌了中国血统。

2016年在纽交所上市以后,肯德基更加激进地深耕中国市场。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及本土人才的储备成功,这些KFC曾经引以为傲的王牌风光大减。加上外卖平台的崛起,KFC这一亩三分地不仅要与西式快餐竞争,还要与雨后春笋般的本地餐饮品牌竞争。

方便、快捷、干净不再只是KFC的代名词。

外患不断,还有内忧。同一母公司旗下的其他品牌几乎都靠肯德基的营收输血。2019 年,百胜中国营收为 87.76 亿美元,来自肯德基的营收占比为 70.57%,来自必胜客的营收占比为 24.46%,来自其他餐厅的营收占比不到 5%。

加上今年的疫情冲击,老二必胜客也表现惨烈。七个拖油瓶,终是肯德基一人扛下了所有。

现在的年轻人嘴里开口闭口自嘲着“早安,打工人”,看看KFC才知道什么是究极的百胜打工仔。

当然资本市场也不是傻子,中国快餐市场规模在猛增,但是百胜的份额却没有扩张。百胜中国今年九月回港上市,可资本上来便给了一记重拳,上市当天便跌破发行价

开封菜的命运

内忧外患的冲击,让肯德基异常焦灼。明明坐拥完善的培训体系,强大的议价能力,想要实现中国梦却在“东方既白”身上折戟。上市16年,如今门店却寥寥。

而肯德基中餐的上架,既宣布了东方既白的失败,也是与东方既白的同质化竞争。

更令人扼腕的是,曾经在很多人印象中属于高档餐厅的“必胜客”也渐渐沦为快餐式西餐。十几年前论坛上最火的帖子——教你如何在必胜客叠沙拉,象征着必胜客往日的荣光。

集团内部的快餐“内卷”使百胜中国的大动作连连失利。收购“小肥羊”“黄记煌”的行为被业内认为都是相当失败的投资。

论蹭流量,哪个明星火就请哪个,哪个小吃火就整上产品线。于是近两年,流水小鲜肉,各种看不懂的产品一轮接一轮地上。咋资本市场还是不买账?

可是即使这么努力了,KFC依然离不开与垃圾食品捆绑的命运。加上炸鸡这种高卡路里的食物已经被钉上了妨碍减肥与健康的耻辱柱。

KFC只好积极更新品牌形象,尽可能地贴近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来多元化自己的品牌线。于是,“KAIFENGCAI”便应运而生了。

你说我不健康,给你上鸡胸肉;你说我没营养,给你上鸡汤;怕我没话题,给你上螺蛳粉。

第一轮的选品每样都是要扭转大家对KFC的刻板印象并充满话题性。加上价格也极度亲民,这一仗,KFC思虑良久。

 借着螺蛳粉的话题东风,您看这趟肯德基的“中餐梦”能圆了吗?

 

本文转载自青年横财发展会(ID:xrich666),已获授权,版权归青年横财发展会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12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CBNData-ad
相关推荐

订阅CBNData数据月报

涵盖20+研究机构精华内容,每月为你整理全网最有价值的大数据报告。

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