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进超市随便拿起一包速冻水饺或汤圆,很可能就来自河南。
(ID:foodweek)
作者:
提到河南,大部分人脑中大概会浮现几个标签:人口大省、馒头、胡辣汤,小编之前也不例外。直到这次疫情,河南给全国人民打了强心针。
占全国产量五分之三的汤圆,十分之七的速冻水饺……在对国家粮食储备充足的安心之余,也不免有些惊讶:河南怎么不声不响的就成为了这样一个速冻食品大省?
当之无愧的中国速冻之都
评价事物地位价值时,大多从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开创性,是否给后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二是做出了什么成就。河南登上速冻之都的宝座,在这两方面都完全拿得出手。
1990年,在河南郑州,一位叫陈泽民的先生把自己的专业优势、爱琢磨的性格、卖冷饮的经验和会做汤圆的手艺充分结合在了一起,第一颗速冻汤圆就此诞生,这位陈先生随后申请注册了“三全”商标。速冻汤圆迅速火遍大江南北,三全食品也凭这一创举,火速蹿红,成为我国速冻领域当之无愧的一哥。
五年后,同样是三全食品研发出了第一颗速冻粽子,古老的粽子从此走出主食厨房,步入大型商超,从单纯的时令食品,逐渐演变为日常消费品大军中的一员。
除了创造速冻新品类,河南还是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据河南省食品办统计,2019年河南速冻米面食品卖了300个亿,年产量占全国2/3以上。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直观,就让小编给大家举些例子:
河南不仅是第一颗速冻汤圆的诞生地,还是最大生产地,全国每十颗速冻汤圆就有六颗是来自河南;产量占全国70%以上河南的速冻饺子,使消费者走进超市随便拿起一包,就很可能来自河南。
河南速冻行业的另一龙头思念是在1997年创立的,创始人李伟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通过轰动性广告让思念站稳了脚跟,苦追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速冻水饺这个细分赛道,思念和三全的同城德比,在中原大地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商业传奇。
当然,思念还以汤圆闻名,与其渊源颇深的千味央厨则是肯德基油条、蛋挞皮的供应商,客户链包括必胜客、肯德基、汉堡王、华莱士、德克士、小肥羊、海底捞、九毛九等等。
河南速冻产业的实力可见一斑,称河南为中国速冻之都您还觉得意外吗?
河南优势在哪儿?
河南在速冻食品行业称得上是硕果累累,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河南呢?
1.人口大省,劳动力密集
2019年,河南人口为9640万人,论常住人口数量,常年稳居全国前三。小编高考那年,被称为高考大省的河北有40万左右的考生,而我的河南同学,是和90多万人竞争后才来到我面前的,也可见河南的人口数量有多么惊人。
人数众多,使得河南的劳动力密集,再加上政府扶持食品加工业,大型工厂扎堆,形成集聚效应,成本大幅降低,这样一来河南就有了打价格战的先天优势。
2.运输条件优越
河南地理条件优越,处于中原腹地,古时有着这样的描述:"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地理位置贯通南北,铁路、公路都十分发达,冷链运输水平也强,放在全国看都是尖子生: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河南占了7家,其中两家每年霸榜前十名,仅次于顺丰和京东。
作为水饺消费大省,东北不是没试过从河南分一杯羹。众所周知,东北的米面原料优势很突出,曾推出高端手工饺子与河南竞争。但物流成本实在太高,在东北本地还能一战,要在全国市场上,还得喊河南一声老大。
3.原料丰富
虽然不怎么宣传,但河南一直是我国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优质经济作物也不断扩大,这些都为大规模发展速冻食品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材料。
去掉这些官话,你要知道,河南在耕地占全国的1/17,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全国都属于中下游水平的情况下,产出了全国1/10的粮食,投入产出比非常高了,甚至种的小麦、花生、芝麻产量都是全国第一……
除了粮食优势,河南还拥有肉类优势,没想到吧?河南是中国养猪最多的省份之一,每年要出栏6000多万头猪。就连河南省首富都是养猪的,这位首富叫秦英林,武汉疫情他和他的公司一共捐了两个亿。
除了猪肉,河南省的鸭、牛、禽肉,随便拎一个出来都不输,畜牧业总产值全国第一。
有着这样丰富的原料产地作为后盾,产出物美价廉的速冻食品,是不是甚至有了些理所应当的感觉?
4.竞争压力大
这一点大概会有人奇怪,竞争压力大怎么能成为优势?小编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有着原料、运输、劳动力等各项突出优势,使得速冻产品有了成长空间,也催生了大量企业,河南如今拥有着6000多家速冻食品企业。
无论企业有多少家,市场还是那么大,这巨大的竞争压力,让河南速冻食品企业在不断优化自己的同时,也积极向外开拓市场,这个“向外”不只是说省外,也包括了国外。2019年,河南省共出口速冻食品815批次、货值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17.8%、15.9%,连续8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9年,全省速冻食品出口货值更是首次突破亿元,成为河南外贸的新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出口的速冻食品8年来未发生国外通报、退运或销毁等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如今,河南不仅是“中国厨房”,对外出口也蒸蒸日上,有时压力,也会成为推动力。
新的发展路线
三全的创始人陈泽民这样总结三全的发展之路,“搞什么事都要专注,以小博大,什么大事都是从小做起,从基层做起,一点一点,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这样的话,稳中求快,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稳字当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不要冒进,要稳稳当当。”
这也是曾经河南速冻企业的共同点:专注一线而求稳。
近年来,千味央厨为了在激烈的速冻产品竞争中夺出市场,别出心裁的从河南传统速冻企业的主攻C端道线中突围,做B端。水饺、汤圆、馄饨等,是三全、思念的主打产品,千味央厨干脆就避开他们,做油条、芝麻球、蛋挞皮、南瓜饼等。恰逢当时市场的洋快餐们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菜式本土化创新,千味央厨的“To B”大业自然进行的很顺利。
眼看着千味央厨在B端这么火热,思念的老对手三全也开始从零售转到了商家,从前年开始,三全在餐饮市场推出了茴香小油条系列、馅饼系列、点心系列等预制速冻食品,与千味央厨在产品上也开始了正面竞争,并且,其客户里面也有肯德基、海底捞……
眼见着,随着时代的发展,河南速冻食品也渐渐走上了新的道路。
最后的话
小编曾一度不看好速冻产品,因为觉得在外卖越来越发达的时代,速冻食品似乎没什么优势。如今却改变了想法,去除掉一切专业理论与知识,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疫情期间,打开冰箱发现还有几袋速冻饺子的安心感,是难以言喻的。
哪怕没有疫情,在蒸腾的水汽中,投入几颗速冻饺子,闻着渐渐散发的香气比外卖也会多些人间烟火气,就好像,日子还不错,突然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
翻过包装一看,又是三全,果真是无孔不入的河南速冻水饺。
本文转载自全食展在线(ID:foodweek),已获授权,版权归全食展在线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