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穿搭” 在近两年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穿搭风格趋势已经入选小红书发布的 2022 年十大生活趋势之一。
一部讲述大宋时期的古装偶像剧《梦华录》目前在豆瓣创下了 8.6 的高分,让网友热议的除了涉及女性主义的话题题材,以及刘亦菲和陈晓两个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让 CP 粉 “狂嗑不已”,还有细节呈现颇为完美的服化道视觉效果。
根据导演的说法,《梦华录》中的服装设计均参考了宋代的历史细节,比如提取宋代瓷器的配色,还参考了宋画做服装版式。
在小红书上,和《梦华录》有关的内容正在迅速增长。用户模仿这部剧集中表露出来的中式美学也大抵分成了这么两派,一派是遵循完整的古装搭配,一派则以融入现代穿搭为目的。
后者这种经由年轻化和现代化改造后的混搭风格,亦被称作 “新中式穿搭”。“新中式穿搭” 在近两年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穿搭风格趋势已经入选小红书发布的 2022 年十大生活趋势之一。在该平台上,“新中式” 的笔记数量达到空前的高度,成为百万级别的搜索关键词,更加具体一点的 ”新中式穿搭” 笔记数量也逼近十万。
“中式” 穿搭其实一直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一原本同中老年服饰紧密相连的穿搭风格正脱胎换骨,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新中式” 的新究竟新在哪里?为何在这两年才迎来大面积爆发?风格的未来发展又会走向何方?
讲究更为内在的“精气神”
时尚行业对这样一个笼统的时装风格尚且还没有具体的定义。但在非语设计平台创始人陈雪菲看来,新中式的 “新” 主要表现在基于传统的文化特征来进行现代的表达,具体表现为通过新的款式、新的结构,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解构和再创造,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时尚观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新的风格表达。
非语设计平台成立于 2015 年,成立之初便开始关注 “新中式” 风格,“最初,瞄准新中式风格的设计师品牌还只有几个,但现在签约的有近百位。” 陈雪菲告诉我们。
在淘宝天猫服饰产业中心联合趋势预测机构 WGSN 及 TMIC 趋势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 春夏流行趋势》报告当中,“新中式穿搭” 的关键词包括典雅、个性、水墨写意、盘扣、梅兰竹菊织锦、旗袍等特点。该报告亦给出了一个符合 “新中式” 风格表达的穿搭公式 —— 中式盘扣上衣 + 阔腿长裤、改良旗袍连衣裙 + 小皮鞋、立领盘扣套装 + 中式发簪。
被视为 “新中式” 典型的独立设计师品牌 Samuel GuÌ Yang 在诠释东方韵味的道路上,则采取了通过服装工艺及视觉语言创新的手法来实现东西方美学的融合。“我们会通过对比中西式的剪裁方式,结合最适合的材质,来审视 ‘中式美学’,找到最终的平衡。” 品牌创始人杨桂东告诉我们。
该品牌从 2016 年开始,对中国元素有了更深的接触和研究。其标志性的单品 “Chang Dress” 摄取了中式传统旗袍的立领和门襟设计,但剪裁却更为宽松,面料选用也更为现代。Samuel GuÌ Yang 的最新一季当中,部分单品的灵感则来自比较市井的 “老大爷” 晨练服。
在 “新中式穿搭” 火爆之前,基于对传统中式服饰改造的 “中国风” 也一直有所风靡。但和中国风相比,新中式在解读上抛掉了许多包袱,不再只是单纯的符号挪用,也少了一些西方视角的俯视,走向更为内涵的追求。
在设计师薛佳琳看来,新中式更加讲究保留中式形象的精气神 —— 这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也不难理解。以热播剧 《梦华录》为例,被网友盛赞的宋代美学 “精气神” 就可以这么几个关键词来总结 —— 典雅、朦胧、温柔。
“就是说 ‘形散而神不散’。” 薛佳琳这样形容 “新中式” 所要表达的美学特点,也可以理解为在打破传统中式穿搭的刻板印象的同时,融入比较当代的设计,来表达中式文化和美学。
她在 2020 年 8 月创办了自己的新中式品牌 “木之 Muchio”,品类上走实用主义之路,市场定位则更加细分 —— 以解决女性的职场需求为主,“但我又想在里面加入中式的风味”。品牌 “木之” 在面料上多采用苗族的 “手工蜡染”、“数纱刺绣” 等,设计上则围绕女士西装等职业装来进行 “新中式” 的风格改良。
品牌 “木之” 在面料上多采用苗族的 “手工蜡染”、“数纱刺绣” 等,设计上则围绕女士西装等职业装来进行 “新中式” 的风格改良。
如果说,中国风还停留在对中国元素的解读,那么瞄准新中式的设计师们已经将带有中式韵味的设计融入在消费者的日常实际需求当中。
“新中式” 还呈现出男女通吃的特点。在年轻人社区 B 站上,男性穿搭博主 “地铁二号线” 发布了数条新中式穿搭内容,观看量都在十万上下。而在风格上,“新中式” 显然更加宏大和包容,新中式已经延伸出了像新中式辣妹风、新中式潮流风等细分类别风格,以及容纳少数民族元素的风格路径。
一场年轻人主导的风格造势
设计师杨桂东表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 “新中式” 的热爱,品牌也吸引到了一定量的年轻客群,年轻消费群体的占比稍有增加。
这一现象或许也能从年轻人在近年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找寻到蛛丝马迹。设计师薛佳琳回想起自己在七年前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的景象,她说道当时接触这一块的人群还停留在中老年群体,但最近这一两年,年轻人对这一块感兴趣的也越来越多。
此外,“新中式” 这个名词在过往也很少同服饰风格关联在一起。传统服饰和文化爱好者十音曾在微博上写道,新中式过往曾多用来形容装修风格,但近年来,尤其是今年,这个风格开始在时装界爆红。
从 “新中式穿搭” 走红的时机来看,的确是 2021 年开始才有着大面积爆发的趋势。根据小红书年初发布的《2022 十大生活趋势》,新中式穿搭正式当选,同该话题相关的笔记数量在小红书平台上,于 2021 年下半年环比增长了 26 倍。
年轻人这次其实掌握了解释 “新中式穿搭” 风格的话语权 —— 可以说,什么是新中式,他们说了算;杨桂东指出,品牌自创立至今便沿袭着中西风格融合的设计概念,“但对我们来说,如果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 ‘新中式’ 表达,那我们也欣然接受这个定义。”
年轻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这场新的风格运动,并主动丰富了这一风格的内容。不单单是年轻消费者在参与这场风格的造势,从海外归国的年轻设计师们一直以来也都在寻找自身的身份认同。
想要丢掉由以往西方视角积怨已久的 “中国风” 刻板印象的他们,在寻求自身文化特性的同时,利用他们国际化的设计语言焕新了 “中式” 美学表达。
作为对 “新中式美学” 一直有所关注的造型师 Adam Gong 告诉我们,他这两年接到类似风格的拍摄案子也不在少数。他还表示,近年来,新锐设计师品牌也开始拥抱这种风格表达方式。
Adam Gong 说道:“近年有看到像 Yueqi Qi、Sweetpatato Chiu 等等新兴设计师品牌也触及这个风格,这些品牌对 ‘新中式’ 的诠释也更加活泼多样,能吸引大批的年轻拥趸。”
换言之,如今新中式在年轻消费者群体的爆红,也离不开中国设计师、时尚摄影师和造型师等掌握时尚美学话语权的 “人力” 推动。另一个典型例子便是时尚摄影师张家诚的摄影作品受到年轻人的广泛追捧。
95 后穿搭博主 @小滴Drama 告诉我们,她之所以青睐新中式穿搭,是因为这种风格混搭起来很特别。她在 B 站第一条破百万观看的视频内容便是新中式穿搭相关 —— 在这条视频中,她用一条爷爷穿的盘扣外套同一件快时尚品牌的裙子混搭在一起;这件 “爷爷穿的” 盘扣外套也引起了许多 B 站用户的兴趣。
显然,在消费者眼里,“中式” 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 “老掉牙“、“爷爷奶奶辈” 的固化印象。即便是 “新中式”,其搭配的中式元素也都具备一定的历史底蕴和积淀,如今这种具备时间历史沉淀的装扮在年轻人的创意搭配下,形成的 “丝滑” 不违和反而带来了极强的 “反差” 效果 —— 这种反差并不是源自视觉上的,而是文化层面的。
以 Samuel GuÌ Yang、Yueqi Qi 等设计师品牌为例,他们在表现中式风格的同时,也始终都忠于个人的设计诉求和创意表达。这也是新派设计师品牌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不同之处,他们身上具备的世界性和个人性带给了 “中式” 风格比中国风更加内化和实用的表达。
比 “国潮” 更具普适性的发展空间
在非语设计平台创始人陈雪菲看来,新中式穿搭的火爆,实际上是中国消费者自我认知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和消费观逐渐成熟的结果。
陈雪菲指出,非语平台在成立之初,新中式风格的主要客群聚焦在具备国际教育背景和高知类型的客户,这类客户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长。在她看来,相比基于西方街潮文化的 “国潮”风格,“新中式” 有着更大发展的空间,得益于风格的包容行,新中式可以覆盖更多的品类和风格呈现,也更具普适性。
而现在,新中式又迎来了更加年轻化的客群,让整个市场更加活跃起来。回归到产品层面,正因为新中式由年轻消费者和设计师们来推动,缺少权威声音对其定性,也顺势而为给予了这一风格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博主 @小滴Drama 便认为,“新中式” 之所以会有发展的空间,正在于它不是固定的一个搭配公式。尽管新中式具备包容性特质,但也开始出现一些 “苛责”的声音。在社交媒体上,有些评论认为,新中式始终应该保留一些中国文化元素,比如像盘扣等,就必须遵循好历史的传统。
另外,新中式穿搭中常见的改良旗袍等服装,对穿着的人有着比较严苛的身材要求,在小红书上,有不少 “大码博主” 吐槽不要轻易尝试新中式。此外,尝试新中式穿搭的内容还存在性别偏差。
新中式看起来已经丢掉了 “中国风” 的包袱,但是否会落入新的窠臼,也是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设计师们对这一新风格的追求,也不单单应该只基于风格的多样化,还需要在产品维度上做出更加具体化的考量。
CBNData行业社群会员免费招募啦!
人脉拓展 资源对接 情报分享 影响力打造 多重福利 ……
扫码添加客服,加入精英社群
好文章,点个赞
版权提示
转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请于文首标明来源、作者,并保持文章完整性。非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如需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稿件内容,请联系CBNData客服DD-4(微信ID:CBNDataDD4)